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發呆中的省思

發呆中的省思
翁明達
剛忙完手邊幾個棘手文案,腦袋依舊混亂著,坐在電腦前思考義方現狀的經營盲點,也思索義方未來的發展契機,而這就是身為學校領導人必須扮演的前瞻角色,永遠想著如何讓學校持續向前、如何讓孩子學的更有意義、如何讓老師教的更愉悅且有自信。
回想起這三年半來在義方的點滴耕耘,細數這段時間與每一位義方工作同仁、家長夥伴及一群又一群孩子們的互動交心,樣樣都豐富了達達的生活生命,彰顯達達的存在價值,也獲得了許多貼心鼓勵與掌聲;更讓義方走在合宜的軌道前進,讓社區及家長都能接納、認同學校的辦學方向,促發更多人願意把孩子送到義方學習,只是,達達真的有些疲倦了。
教師教學的品質經營,學校課程的整體規劃,是學校教育重要的發展基石,這二部分在近幾年的努力下,事實上已有突破性的成長,雖然仍有進步空間,但達達仍不禁要為義方老師們豎起大拇指,因為短短時間內,我們已經扭轉局勢,讓社區及家長認同義方的教育價值;所有老師們的努力同心,也讓孩子的扎根學習漸漸展現成果。畢竟,「學校教育」除了給孩子豐富的學習體驗外,基本學力的奠基深耕也是非常重要的。
未來的義方,仍會從孩子的學習核心出發,提供孩子更多元、更扎實、更前瞻的學習養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欣然的彩繪自己現階段的學習生活,也讓孩子有信心且愉悅的迎接下一階段的學習挑戰。
親愛的老師,謝謝您們為義方所做的各項努力,即使辛勞,也甘願承受;即使受挫,也持續奮起。也謝謝廣大的家長們,能理性溫和及支持的陪伴學校轉變,並能肯定學校用心與努力,讓學校在發展這條路能經營的更順遂。

達達在一個人思緒混亂、外顯發呆的此時,留下一些內心記錄,聊表心中對所有為義方而努力、以及關心義方的人的萬分感謝,也期許義方的未來會更好。加油囉!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義方學習護照

義方學習護照
翁明達
義方從10610月開始,分階段推動「學習護照」,希望透過學習護照的編製,讓家長更清晰孩子在學校除了教科書課程之外,還參與了哪些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也期待透過學習護照的記錄,讓孩子更有動力且積極的主動參與各項學習活動及展演,以具體化的量化資訊來呈現個人的學習歷程。
「學習護照」在臺北市其實是已經推動許多年的學習規劃措施,大多數的學校都曾經發展與實施過,但隨著時間的流轉、人員的更迭與學校經營方向的調整,讓許多學校的學習護照變得不適用、不合用,也順勢束之高閣。但是,學習護照的設置是有其意義與價值的,重點是學校是否具備因應課程方向進行順性微調的機制,以及讓學習護照的運作使用能容易操作且務實。
義方從1063月開始進行學習護照內容研討,經過3個月的歷程討論,從學校的本位課程、主題課程,到領域的學習重點,抽絲剝繭、反覆釐清,希望能在孩子的學習區塊上有著最豐富的體驗饗宴,也能掌握體驗或參與的品質,讓孩子的學習是有層次的累進、是有方向的養成。
護照內容包含四大面向,包含個人經歷、主題課程、領域教學及能力檢證。
一、個人經歷:
個人經歷包含「公開展演」、「校外教學」、「服務學習」及「獲獎」的記錄,讓孩子能有效清楚掌握自己參與及獲獎的質與量,讓孩子能理解除了課堂學習之外的額外舞臺。
二、主題課程:
主題課程包含「田園食農」、「科學遊戲」、「營養教育」、「級書閱讀」、「賞詩誦詞」、「英語學藝」等,讓多元主題豐富孩子的學習生活,讓主題課程引領孩子多元展能。
三、領域教學:
領域教學包含「英語閱讀」、「音樂表現」、「偶戲操弄」等延伸的學習活動,讓孩子在既有的課程教材外,亦能透過課程的學習議題,汲取更充沛的學習能量,讓學習更有質感或更加有趣。
四、能力檢證:
能力檢證包含「體適能檢測」、「水彩技巧」、「游泳」、「攀岩」及「小小視覺藝術鑑賞家鑑賞能力」等認證活動,讓孩子將課堂所學進行專長認證的歷程,提升學習動力,展現個人專長。

透過這本「學習護照」,我們希望讓孩子記錄及理解自己的學習歷程,期待讓家長清楚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參與,也展望讓學校有機會隨時檢視課程推動的價值性。因為我們(義方)還想持續進步,為孩子的現在及未來做更多更多有意義、有價值、有影響的教育陪伴。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校長 翁明達
《萌萌&咩咩》的Facebook直播影片是近來很夯的生活樂趣、身心調劑的催化劑,因為萌萌與咩咩這對分別只有3歲及1歲多的姊妹,在媽媽主鏡的動態生活影片中,讓每一個陪伴及關注這對姊妹成長趣事的人都讚嘆她們的無邪童真、俏皮模樣與真誠聰慧。每一支影片都有值得津津樂道、令人玩味再三的笑點或心疼處,但更重要的是,每一支影片都可以看到及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的愛,以及陪伴孩子成長時所蘊釀的生命價值與創發的生活意義,是值得我們大人在教養我們孩子時的一個學習樣板與省思借鏡。
事實上,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身為孩子的主要教養者,不論你是爸爸媽媽、又或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阿姨舅舅…等等哪一個角色,最重要的就是要花時間陪伴孩子生活,陪孩子一起到公園玩、一起看書說故事、一起看電視逛大街、一起參與分享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人、事與環境。這樣的陪伴,關鍵在於讓我們能透過這些與孩子共同生活及互動的點滴累積,讓彼此可以擁有共同的、屬於孩子的話題,可以共同因一件事而歡喜大笑、因一件事而相互擁抱貼近、因一個狀況而對話分享觀點,這樣的心靈貼近,對孩子的情緒、態度與情感發展,是相當具有正面效益的。
甚且,每一個人都有其個殊性,不是星座、血型、性別或生長序等就可以精確判讀其先天特質。我們必須透過與孩子實質互動的陪伴及觀察歷程,才能明確掌握及理解孩子在面對許多事的因應態度與處置方法,再透過當下及後續的口語激勵或身教示範,讓孩子有機會在後天的成長環境裡,能夠因我們的能量而逐漸對自己產生信心、對人有感知、對事有想法,未來才有更多的正向能量迎接這多變未知的後現代多元化社會。

親愛的家長,家人給的溫暖與愛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歷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是在孩子年齡這麼小的時刻。所以,即使我們再忙再累,為了我們的孩子,也必須思考如何騰出時間與孩子互動,早上的輕聲問候、飯前飯後的閒話家常、睡前的呢喃心語、假期的休閒陪伴……。讓孩子聽我們的聲音、看我們的身影、以及與我們貼近對話;也讓我們明白孩子的情緒表達方式與處理事情態度,更藉由互動的機會去理解孩子真實的外顯能力與內心世界,我們才能順勢及精確的擇用合宜的方式去協助與支持孩子,讓我們的孩子有機會在每一個成長階段都能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飽滿的心靈安定。希望因為我們的用心與盡心,我們的下一代會生活的更愉快、也更有智慧來迎接每一道人生課題的挑戰。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建構義方孩「說」與「寫」素養

建構義方孩「說」與「寫」素養
翁明達
「說」與「寫」的工夫,一直是筆者希望也要求全校老師共同關注的課題,因為透過孩子的說、孩子的寫,是最能真實反映孩子「是否透徹理解」、「是否能舉一反三」、「是否能轉化應用」、「是否已能有系統的建構個人內化的知識體系」。所以,義方所有的學習領域教學與延伸課程活動都縝密思考著如何讓孩子充分的說、指導孩子完整的說,並讓孩子有脈絡、有重點的進行文字記錄,用完整合宜的文字來論述心裡的想法與作法。
一、說
「說」,絕不是有發出聲音就好。好的「說」必須掌握:說的內容是否完整,說的時機是否恰當,說的語氣是否合宜,說的表情是否真誠,說的聲音是否適中,說的速度是否太快,說的態度是否誠懇,說的對象是否理解……等,所以,一個人要具備好的「說」的能力,還真是不容易,這也突顯學校教育必須重視此一能力建構的必要性。
在義方,我們讓孩子透過「課堂分組討論」的說、「小組主題分享」的說、「個人專題報告」的說、「學藝競賽活動」的說、「各項認證闖關」的說、以及「回應教師提問」的說等等,讓孩子在「說」的當中學習釐清思維、整理脈絡、搜集取材,讓自己的「說」能清晰、能透徹、能吸引他人,讓孩子在學習成長階段能不停地的建構及試探自己「說」的能力,讓孩子在表達中學習更多的學習,讓孩子從一年級就開始探試「說的能量」,並逐一積累到六年級,冀盼能有效展現優質的「說的能力與智慧」。
二、寫
「寫」的工夫則必須仰賴長期的灌溉滋養,才能有所小成。好的「寫」的工夫需要有清晰的思維、系統的邏輯、豐富的辭藻、以及細微的觀察能力,其文字才能明確表情達意,論述才能鏗鏘有理,也才能讓閱讀的人感受到寫的人的豐厚學養與優質內涵,並彰顯廣闊視野、細膩思緒與優雅人文氣質。
要奠基良好的寫的基礎,廣泛閱讀是必須的,而「言之有物、說之有理」的說的能力建構也是相當好的輔助措施,當然在各領域課堂間的習寫學習,更是重要的寫的能力提升關鍵。
國語課堂上「詞彙」的理解運用、習作上「造句」的通順結構、課堂提問中「回應問題」的明確表意、生活日常裡「日記」的敘事觀察、閱讀好書後「心得感想」的論述引典、各領域「專題報告」的討論修正、以及語文課「主題寫作」的聚焦擴寫與脈絡發展,都是讓孩子在不同層面階段練習具備「寫」的工夫的各個子能力的提升元素,這些歷程的磨練,孩子常常感到厭倦與排斥,但這卻是奠基「寫」基本功的不二法門。
三、結語

口說能力與寫作能力深深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優勢發展與機會選擇,若能從小打好基礎,讓孩子在學習的歷程中,配合教師教學步伐逐步扎根口說與寫作素養,相信這會是影響孩子一輩子成就最重要的關鍵素養。

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義方星月追蹤」活動辦理有感

「義方星月追蹤」活動辦理有感
翁明達
感謝老天爺的配合,讓昨晚(9/28)「義方星月遊蹤」的觀星觀月活動圓滿成功;感謝「親子觀星會」專業講師群及天文館資深志工侯老師,給義方孩子們一場豐富的天文饗宴;更感謝現場所有支援的老師及志工們,因為您們的願意付出,讓所有參與的孩子與家長們擁有了一個豐收的夜晚。
夜晚的星空的確是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因為它的距離遙遠、深不可測,因為它的燦爛奪目、千變萬幻,更因為它就在我們每天的頭頂上一閃一閃的照耀著,但我們卻無法理解它的美麗與實質的意義。
在學校的自然課程裡,四年級介紹「月亮」,五年級介紹「太陽」與「星星」,讓孩子在學校課堂裡開始對我們生活的天空有著初始的認識,但書本的知識必須要能結合實務,所以,義方每二年辦理「星月追蹤」全校性活動,讓孩子對廣大的天空與偌大的宇宙有著更近一步距離的接觸。
今年整個活動分成三階段,包含第一階段的九月星空簡介及觀星方法教學,第二階段的星月闖關活動,以及第三階段的心得分享與星空獎品摸彩。每個階段都想給孩子們一點點的學習知識與體驗,讓孩子能理解我們生活空間,也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能保有對學習的熱情、好奇與活力。
其中第二階段的闖關活動是整晚的重頭戲,計有五項關卡,包含第一關「我的星座DIY」、第二關「我的黃道星座」、第三關「隕石DIY」、第四關「行動天文館」及第五關「小小觀測員」。
第一道關卡是讓孩子從自己的生日明白自己的星座,並透過圖卡的引導,讓孩子自己描繪自己所屬星座在天空中的形態;第二道關卡是結合LED燈閃耀的光芒,讓孩子在電路板上依據自己星座上的星星排列成形,讓美美的星座座落在孩子自己親手操作的LED燈電路板中;第三道關卡是透過大玻璃珠的向下墜落至麵粉碗中,從玻璃珠陷入麵粉碗中的軌跡,瞭解隕石墜落造成的地面樣態,也順勢連結月球表面構造的形成原因;第四道關卡是學校向天文館申請借用8組天文行動模組儀器設備及32幅的星月照片,由校內的科學社團學生群負責講解及說明原理,讓闖關的孩子透過實際的操作及現場的扼要說明,瞭解現在攸關天文觀測的原理與設備;最後一道關卡則是學校頂樓天文望遠鏡的實際觀測,也是最吸引孩子們參與的關卡,透過望遠鏡實際觀測月亮及追踨土星,讓浩瀚無垠的天空變得詩情畫意;而頂樓的現場也有專業天文講師利用指星筆導覽夏季大三角、天龍星、北極星等閃閃發亮的星空,讓原本陌生、黑鴉鴉的天空,也變得親切有趣而有豐富的畫面了。

我想,我們都會喜歡這間學校為孩子學習的努力方向,讓學習與生活連結,讓學習就在我們舉手可得的地方,也讓學習不只存在課本裡。最後,再一次感謝所有參加此活動的家長及孩子們,感謝所有義方的工作夥伴及支援的校外團隊,因為有您們,義方會越來越好,謝謝大家!

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無我‧無框

無我‧無框
翁明達
猶記得10384日在義方國小的第1次教師晨會上,我給老師們的第一個期許就是─做人但求「無我」,做事先想「無框」。
「無我」及「無框」是筆者在《無我無框─李祖德的人生品牌學》一書中截取作者李祖德的生活哲學思維,想藉由此文分享大眾此一觀點,讓我們的生活與工作能更加的順心、順遂與順運。
一、無我
在生活及職場上,我們很習慣的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及衡酌事情,也很自然的會思考是否觸及自己的利益與困境;當然,我們會更猶豫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或面對這許多事的責任及難處?是不是會造成自己的困擾或影響自己後續的生活?所以,在我們許多待人處事的應對時刻、在許多必須面對人與事抉擇的關鍵環節上,我們已經習慣先從「自己」出發,從自己的角色、觀點、利益與委屈來思考、來因應所有的人與事,而這樣的開始,除了有可能成就自己的順遂外,卻也種下許多價值衝突的因子,讓最後的自己陷入自我中心的價值體系與外在的負面感知印象。
說真的,從自己的角度、觀點來斟酌事物,本就無可厚非,但這樣的待人處事態度卻會在團體中、在組織裡,變成一股負向力量,羈絆住群體的合作互動,阻饒組織的內部和諧,戕害了在這團體或組織裡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互助、互勉與互讓,讓組織動能深受迫擊,進而產生組織衰退的窘況。
所以,讓眾人的利益擺在個人的利益之前,讓我們的思考前瞻在群體團隊的運作之中,讓我們的動能成為組織發展中一股有益、有力的清流支柱,這就是「無我」的境界,也是組織發展非常重要的核心力量。
二、無框
現實生活中,我們太容易被既有的印象、過去的經驗、前人的言詞給主導,讓我們在處理事情或情勢判斷時,常常陷入過往的狹隘窠臼之中,走不出困境,創不出新意,也造不出新風景,讓許多存在的惡習、機制運作上的不友善、以及被人詬病的自以為是,仍層出不窮的發生;也讓許多事物及活動的處理因應,都顯得陳腔和思維老舊,讓生命本質缺乏能量,讓組織運作缺乏元氣,也讓教育變得張力不足、活力有限。
思考是一種習慣,處理事務流程是一種慣性,我們在面對事情發展、問題因應、制度建立時,是不是試著先別急著下定論?試著不要只會說以前都是這樣處理的?試著避免堅持一定要依照過往的處理方式?試著想想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或方法?因為,過往的因應經驗與思考範疇是具有參考價值,但絕不是聖旨而不能調整。
學校目前正在運作的事務處理流程、議題推動策略與課程發展內涵,早已經臨界需要跳脫既有思維進行再檢視的必要。隨著時間流轉、人員更迭與價值流動,學校的整體運作發展必須更貼近孩子的成長學習取向,更符應家長對教育與學校的期待,也要更能掌握社會脈絡及更符合國家與世界的人才需求。
所以,廣納眾議,跳脫框限,是我們在面對每一件事務時必須堅持的處事價值,讓我們隨時都能著眼現存處境,前瞻未來變遷,並思考永續經營,使學校的經營能更貼近社會的期待與需求,讓教育的價值能更合乎這時代的意義。
三、結語

「無我」與「無框」是任何人在任何時機處理任何事時,最好的處事價值。透過這無私態度與無框架思維,我們的教學與處事能量才能無限大的延伸。我們用心的教育、經營的學校、擘劃的教學,才會發光發亮,才能讓孩子充分受用、讓家長萬分放心。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祝福鄒彩完校長退休

祝福鄒彩完校長退休
翁明達

敬愛的鄒校長:
首先恭喜您能以優雅從容的姿態安全下莊,令教育圈的工作夥伴佩服不已,也羨慕不已。
從興隆、日新到文化等19年的校長生涯,您引領這些學校創造無數教育高峰,展現非凡的領袖魅力,並以開闊的胸襟面對職涯的種種歷練。您堅持的「學生學習是學校經營的核心」、您堅持的「沒有不可教的孩子」、您堅持的「教師有專業才有品質」、您堅持的「溫馨和諧的有情有義校園文化」,這些的教育哲學觀與學校經營價值,都已在這三所學校一一體現及發酵,讓教育現場的老師們及正在學習成長的孩子們,擁有了最優質的「教」與「學」園地。
38年的教育奉獻,您承接教育局多項專案研究及任務,也帶領國語科輔導團一步步奠穩基石,讓臺北市的國語文教學能展現清晰的成長框架與發展藍圖。而國際教育更在您的前瞻思維與實務推動下,為臺北市立下了一個典範標竿,讓後人有所依循參照與經驗學習。
親愛的鄒校長,您的風範、您的專業與您的付出,是眾人有目共睹的;當您在畫下教育生涯休止符、開啟人生另一樂章時,我們有著是滿滿的期待與祝福。期待您能適時撥空指導我們,讓我們能增長正能量,站在對的點為學校孩子的學習成長持續堅持與努力,也祝福您能好好享受慢活、樂活的悠遊自在退休生活,讓您的優雅與知性,繼續造福周邊的每一個人。
最後,想告訴您的是:一對喜歡閱讀的眼睛、一顆願意分享的心、一副始終承擔的肩膀,一雙溫柔有力的手、一陣輕快爽朗的笑聲、以及每一件都永遠合身的旗袍,都是我們最美麗的記憶收藏。
祝福您!

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

學業成績是培養孩子負責任的一個重要途徑

學業成績是培養孩子負責任的一個重要途徑
翁明達
學業成績該重視嗎?即使重視,又要重視什麼?相信每個人思考的角度都不竟相同,而筆者看重的點是:「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在後現代的教育思潮裡,學習成就的量化分數似乎已經被許多有教育理想與發展理念的人認為那不是重要物件,而應該看重的是學習過程中「操作經驗的累積」、「面對挫折的克服」、「團隊夥伴的溝通」與「學習熱情的誘發與涵養」,這樣的觀點無虞是正確的,也是大人在陪伴孩子學習時非常重要的教養價值。
但筆者思考的是:「分數」有其參照價值,只是其價值不是在論斷孩子是否優秀,而是讓孩子從「分數」中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學習結果、以及所付出的心力是否成正比或合宜,讓孩子學習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學習本就是一個歷程,從學習前的態度準備、學習中的用心投入、學習後的能力檢視,以及評量前的自我複習、評量後的省思調整,每個脈絡都是身為學習者應該不間斷的自我覺察與持續修正,讓我們在學習中有著完整、豐碩與扎實的收穫。
所以,「成績」重要嗎?筆者的答案是:「不是最重要的選項,卻是重要的學習態度檢視線索。」讓孩子學習用具體的量化成績來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透過大人的陪同引導,讓孩子理解自己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付出多少時間與準備工夫,是否在學習過程能隨時提醒自己不懂就要舉手提問?是否在評量前就能養成習慣進行課業複習?是否能在每一次的成績檢核下,逐一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付出的努力是否相對等?以上種種,都是讓孩子形塑一種學習習慣,也讓孩子知道在學習歷程中他所必須承擔的學習責任。

自主學習的態度、學習習慣的養成與學習成果的發酵,都是需要經年累月、一點一滴的匯集、銜接與堅持,我們應適時掌握各項現有機會或媒介來引領、陪伴孩子做有方向性的耕耘,讓孩子學習對自己的成績負責,也學習為自己的成就進行思考與努力。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給第44屆畢業生的勉勵與提醒─畢業典禮致詞稿

給第44屆畢業生的勉勵與提醒
-畢業典禮致詞稿-
翁明達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的心情應該是喜悅的,因為你們長大了,已經完成階段性的學習要邁向另一個階段;但達達校長卻是感傷的情緒大於喜悅的心情,因為你們真的要離開義方了,過往我們點滴相處的情誼,讓我不捨得你們的離去。
回首這些年來,你們是學校老師最傷腦筋的一屆,我們用了許多方法、費了許多精神、開了許多會議,就是一直在思考著:如何把你們的學習態度找回來?如何讓你們在離開義方的時候已經準備好銜接國中學習的能力?
這些年來的每一堂課,都像是和你們在角力競賽般的辛苦。因為那時候的你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充斥著個人鮮明的色彩,以及以自己為主的主觀認知;那時候的你們,常常忘了學習應該有的學習態度,也常常忘了學習是需要付出心力與時間的;那時候的你們,常常發生同儕間的爭執與爭吵,讓班上的同學情誼備受考驗。因此,老師們必須用更多的教學策略來引發你們學習的意願,老師們更是積極的調整自己的節奏與方式來與你們融洽相處,讓班上的師生情感、同學情誼能更加和樂。當然,老師們也常常私下祈禱,希望你們有一天會突然懂事,突然變得讓人放心,突然變得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幸好,老天爺有感受到義方師長的努力,讓你們在文章老師、阿忠老師、以及許許多多老師的陪伴下,真的一天比一天懂事了,真的有讓義方老師們感受到你們的成熟與你們的優勢價值。
現在,你們就要踏出義方校園繼續追求屬於自己的藍天,還記得達達校長在畢業紀念冊給大家的祝福語嗎?─「瞭解自己,才能努力自己的不足;掌握自己,才能追求璀燦的未來。」希望你們要先從瞭解自己著手,瞭解自己的能力、瞭解自己的態度、瞭解自己的擅長、也瞭解自己的不足;繼而掌握自己,讓自己能夠變得更好、更有實力、也更有方向感。
親愛的同學,再多的話,都無法精確表達我心中不捨你們的傷感,謝謝你們陪我逛夜市、陪我嬉笑、陪我打鬧、陪我打球,也唱歌給我聽、跳舞給我看。謝謝你們,我會非常想念大家的。

最後,祝福你們畢業順心愉快;也祝福今天所有在場參與這場盛會的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如何陪伴孩子學習

如何陪伴孩子學習
~Brian爸與Brian媽的孩子教養經~
Brian爸(翁明達)
孩子成長歷程的每一件事都是學習,也在學習,但孩子卻常常在這歷程中浪擲許多時間,也積累滿身傷痕。因此,身為父母的我們若能在孩子成長發展的同時多些陪伴,讓我們在陪伴中適時給孩子提供方向、補充資源、以及心靈同理的溫暖,則孩子定能有效的建構知識系統、形塑有用能力與涵養對生命的熱情與活力。
Brian是家中獨子,從小就一個人玩,下棋、打牌、大富翁、扮家家酒、甚至打球,他都一個人扮演多人角色進行互動模擬,外人看似他自得其樂,也很厲害,但事實上他是孤單且無助的,也讓他的心靈世界產生微妙變化,讓人際互動變成恐懼,讓後續的學習變成是要求而不有趣。循此,我們開始注意到親子陪伴與親子共學的重要性,透過積極、不著痕跡的方式參與孩子的成長與學習世界。
Brian爸媽首先充分運用「親子對話」,讓對話充分呈現在親子生活之中。在對話中,與孩子閒話家常,談天說地,舉凡學校老師與同學的事、社會發生的事、周邊生活的事,都可以連結親子的情感,也能讓孩子在對話中瞭解多元知識,澄清迷失價值,並建立有意義的想法,讓孩子漸漸的開發屬於他的潛能,展現屬於他的價值。
其次是「陪伴學習」。現在的Brian爸媽很習慣在孩子做事、看書或玩樂的時候主動貼近他的世界,營造一起做事、一起看書、一起遊戲的氛圍。對孩子而言,有人陪伴是一件安心且溫暖的事;透過共同參與,孩子的學習與做事動力會更強烈,也更持久,而孩子對這世界的人事物也會有更多的熱情與關注。
接著是「持續堅持」。任何習慣的建立或態度的養成,都需要一次又一次的長期經歷或磨練,所以,Brian爸媽持續透過親子長期共學的習慣,讓孩子在小時候就養成閱讀、好奇、思考的習慣,也學習如何學習的方法與策略,讓學習成為是一件再平常、也再容易不過的事。
最後要「同理孩子」。大人習慣用自己的觀點來思考孩子的處境與感覺,但實質上孩子的想法卻常常跟大人不一樣。Brian爸媽始終提醒自己要記得讓孩子隨時表達他心裡的感受和想法,讓孩子擁有表達意見的空間與抒發情緒的管道;再由孩子的感受與觀點中,全盤的接納與點滴的引導,讓孩子從接納中開展健全的心理情緒,讓孩子從引導中懂得未來如何因應與思考外在的世界。

每一個孩子都存在著他的個殊性,身為家長的我們必須懂得適時調整方法、角度與觀點,讓孩子在我們的陪伴中獲得最好的成長能量,讓孩子在生長學習的過程中擁有最愉悅的身心。Brian爸媽以自身教養經歷提供經驗分享,也再次驗證「陪伴孩子學習與成長」是一件有意義且值得我們付出的事。與大家共勉之!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請協助找出孩子在團體中的存在價值

請協助找出孩子在團體中的存在價值
翁明達
看到孩子們在課堂上的小組討論或工作分配歷程,總是有人承擔得多,有人負責得少,當然也有人就像路人甲似的事不關己,不參與討論,也不願意付出。這樣的景象在我們的團隊學習或群體生活中是常常發生的事,也是我們不得不警覺及思考如何協助這些像路人甲的孩子們。
孩子本身存在著與他人不同的個殊性,因此在團體中的學習與生活本就會發生各式各樣的相處火花,順著孩子的個性特質與能力取向,讓每個孩子在團體中有著不同的扮演角色,是我們在陪伴孩子成長時要留心關注的事。例如:有沒有孩子被冷落、被孤立、或是被排擠?又或者孩子自己本身的特立獨行與參與動機薄弱,讓他選擇了自我放逐與抗拒群體互動?我想,不管原因為何,身為陪伴孩子成長的我們,勢必要審慎思考此一景況,帶領孩子走出心結,開展潛能,發揮特長,並扶持孩子與他人合作的情緒,融入團體的互動關係。
在團體合作及分工的任務中,通常需要各種不同特質或特長的成員,包括:具備領導特質可以整合帶領小組運作的人,擁有繪畫專長可以提升成品美感的人,善於口語表達能負責口頭報告的人,習於操作資訊設備或擅長資料搜集的人,具有邏輯推理、分析統整的人,能營造團隊愉悅氛圍或能串連他人互動的人,以及沒有特殊專長卻願意花時間、費心力做苦差事的人……有這些不同角色別的成員,團隊的任務才能有效及有質感的達成。所以,團體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有存在價值的,即使只是幫大家倒水、說笑話、做雜事,對團體都具有正向意義的幫助。
讓孩子知覺自己存在的價值,也讓孩子覺察自己在團體中可扮演的角色,會有助於其能力的延伸拓展與心性的穩定開展。所以,我們應該細膩觀察當孩子在外頭與一群孩子同樂時、當孩子在學校與同學共同學習分工互動時,其在團體中所擔任的角色與同儕間的互動形式,讓孩子能在群體中透過團體的力量讓自己變得更有能量與自信,也因為我們的關注與提醒,讓孩子能成長得更愉悅與自在。

談論「存在價值」議題,其實是一件令人憾慨的事,好像沒價值就沒存在必要是的。其實,這句話只是在提醒每一個人,在家裡、在學校裡、在任何的團隊裡,每個人都應該參與並擔負起部分責任或是事務,而不是只是靜靜的等待別人為你服務或是習慣讓自己處於獨處的角落。讓孩子從小就學習懂得參與、分享與承擔,對其未來人生開展會是最大的人際助力與最有效的人際互動。讓我們共勉之!

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義方【額滿】囉!

義方【額滿】囉!
校長 翁明達
各位敬愛的家長,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義方經過多年的用心扎根及努力耕耘,終於獲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在10647日公布為106學年度一年級額滿學校,足見義方課程的精緻有品、教師的專業有度、以及校園的生態有機,已獲得多數家長的認可與行動支持,讓義方成為北投區第3所額滿學校。
義方全校雖然只有12班,但小校經營的溫暖、溫馨與適性的個別照護,更能讓所有的孩子獲得最飽足的學習饗宴及最愉悅的學習歷程,讓孩子喜歡學習、喜歡學校,也在愉快的體驗操作課程中,建構實際有用的生活能力與提升未來升學及職場的競爭力。
義方擘劃【開闊宏大的校園環境,能擴大學習氣場,呈現多軌經營】
義方校園寬敞,能充分活化孩子學習動能,深化孩子宏大思緒。設施包括溫水游泳池、室內籃球場及羽球場、戶外躲避球場、田園種植區、果樹區、生態池、攀岩教室、視聽教室、圖書館等各式學習空間與專科教室,能充分提供多元學習需求,建置豐富學習情境。
孩子學習的教室面積更是傳統教室的1.52倍大,一半磁磚地面,一半木製地板地面,教室功能多角規劃運用,讓學習場域不再狹隘,讓學習環境舒適合宜。
義方整備【多元開展的課程模組,能兼顧學習需求,展現多樣價值】
義方課程推動採雙軌並進,厚實各科領域的「學習力」教學,也兼顧發展以體驗與操作為主的「探索力」學習。
義方深具特色的主題課程包括田園食農、游泳救生、營養教育、表演藝術、偶戲操作、科學遊戲、悅讀愛閱、步道郊遊等多項縱向學習課程,提供孩子多元的參與及體驗,豐富孩子的學習脈絡,創發孩子的創新能量與建構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學校亦積極落實生活品格教育,各式社團的多角經營,活絡節慶的氛圍體驗,以及規劃多元才藝的發表機制,讓孩子的生心靈都能獲得充分且健全的開展,順性潛質,提供自我實現的機會與能量。
義方傳揚【融洽溫馨的親師互助,能活化學習熱度,體現和諧共榮】
學校非常重視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與互助,無論是校務發展方向、行政運作支援、課程活動協助、以及班級教學合作,學校都能充分獲得家長們的支持與協助。也因為家長們的信賴,讓教師們更有活力與拼勁積極深耕孩子們的學習內涵。
合作融洽的親師關係,溫馨有愛的師生情緣,共同營造出和諧共榮的義方校園溫煦氛圍,讓孩子的成長、孩子的學習,在親師無私的合作互助下,獲得最大的開展與突破。
【歡迎您來瞭解義方】
最後,義方期待您與您的孩子共同來瞭解義方、認識義方,並加入義方這個大家庭。謝謝您!


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辨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辨力
翁明達
從我們有意識開始,我們就在許多選擇中不斷的做決定。吃什麼、做什麼、看什麼?或說什麼、玩什麼、計較什麼?當然也包括許多人生重大決定:念什麼學校、選什麼科系、要不要和他/她成為男女朋友、是不是該結婚了、以及對孩子的教養方式、要讓孩子學什麼……等等,都是在自然狀態且時間來到時,當下便做了決定。其實,生活中每一件事情幾乎都要做決定,而且這每一個決定,都或多或少影響著下一個決定,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性,影響著未來的發展歷程,也影響著每一件事的成敗關鍵。因此,如何能做合宜且正確的決定,是一項需要被積極關注且要重點培植的能力,而這能力便是「思辨力」。
「思辨力」是思考、分析、辨識、以及說明論述的能力,包含邏輯思考、分析統整、語言表達等一般人認為的上位能力。這些能力看似深奧,卻時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發生;這些能力看似先天具備,其實後天的理解學習更是能力提升的關鍵。一個有思辨能力的人,看事情的角度會是多元多面向的,不會只有一個觀點;而透過不同面向觀點去分析事物本質,方能有效釐清深藏在事物表面下的核心價值或議題內涵。
親愛的家長,孩子思辨力的養成是需要從小就受到關注與逐一建構的,讓孩子有思考的習慣,有汲取資訊的管道,也有機會透過與大人對話進行思路的釐清、整理與調整,讓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思辨學習中,能具備厚實而清晰的思考力與判斷力,進而厚實思辨力。因此,筆者擬提供些許觀點及方法給所有家長,讓孩子的思辨習慣與思辨能力能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及解決問題中逐步建構及提升,讓我們的孩子能擁有更充沛的判斷問題能力與解決問題視野。
一、擴大與參與孩子的學習經驗與汲取資訊的管道
要理解事物或對事物有感覺和想法,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讓孩子對這些事物有實際的參與經驗或訊息接觸,所以,擴大孩子的生活體驗與學習經驗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讓孩子寒暑假參加各式營隊、讓孩子假日多去郊外走走、讓孩子多一些參觀或體驗各項展覽或特展活動、讓孩子有機會與其他孩子多一些不同方式的互動、讓孩子多學習一些才藝技能…等,都是豐富孩子生活經驗的重要媒介,也是讓孩子有機會可以從學習與活動中獲得體驗、體會、感受與想法,以豐富人生的歷練,尋求對事物的更多理解。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有經濟能力或充足時間提供孩子多元管道的學習體驗及參加機會,但家長仍應積極思考並透過多元的訊息流通管道來豐富孩子接觸各項議題的訊息,包括各類書籍的廣泛閱讀、報章雜訊的訊息瀏覽、電視新聞的觀點指引、以及大人各項經驗的口語傳承等,也是另一種非常有效汲取訊息的方法,讓孩子在面對各項事物或展望未來生活的同時,能有基底的事物認知作為判斷的基模,讓每一個訊息的解讀及判斷都不至於偏差許多。
二、增加及提供孩子的思考面向與口語表達的機會
我們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通常是不算少的,只是這些時間我們是否做有意義的運用?除了藉由陪伴讓彼此的親子關係持續加溫外,是否也能讓孩子在彼此的口語互動中獲得更多的成長能量與自我學習的機會。
天南地北的聊,是我們在與孩子互動中常常發生的事,聊學校的生活,聊同學間的事,聊天氣,也聊新聞,這些事的存在與周遭生活環境的樣貌,都能提供許多有趣或有意義的點,讓我們有機會與孩子進行深度的對話與討論,哪怕只是短短的三言兩語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具備這樣的覺察。透過這些覺察的發現,可以讓孩子逐一明白生活中的各項事物都有令人感到特別或是有趣的地方,當然也會令人洩氣、感到困難、很難理解的部分;而親子對話的口語互動,更讓孩子不斷的學習與嘗試把事情及想表達的觀點說清楚、講完整,這樣的學習刺激是很自然也很重要的家庭教育中的一環喔!
三、引領暨培養孩子的宏觀思維與細膩觀察的習慣
讓孩子把思考變成習慣,是刻不容緩、重要的養成教育;讓孩子提升思考的層次,則是成長階段需要被重視的學習內涵,而細膩的觀察便是最好的思維工具之一。
習慣是潛意識的一種慣性想法或行動。認知神經科學專家洪蘭教授特別提及:習慣是不自覺的行為,要改掉習慣需要毅力,也要不時的提醒自己;大腦就像一片草原,本來沒有路,是經驗在闢路,走路會把草踩平,走的次數愈多,路就愈平、愈大條,最後就形成習慣。亦即是,要改變一個行為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新的習慣去取代舊的習慣。你必須在大腦中另闢一條新路,每天去走它,不讓草長出來,走久了以後,新路就會形成;而舊路因許久不走,就會被草淹沒,最後就看不見痕跡了。
所以,我們必須常常提醒自己要即時引導孩子思考,對話中多一些問號,久了孩子自然就會養成思考的習慣;我們也必須協助建構觀察及思考的角度,久了孩子自然就會模仿運用。舉例來說,在生活中我們會常常看到許多場景或是遇到許多事,但我們為了豐富孩子的知識和視野,常常就直接跟孩子介紹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會這樣,這個歷程是對的,也是必要的,但若能在某些時刻(您確實理解這些訊息且有把握的時候)換一下對話的文句,如:「你看到/發現了什麼?」、「有沒有特別/不一樣的地方?」、「為什麼/怎麼會這樣呢?」、「和我們以前所知道/看過的○○有什麼不同?」、「你覺得呢?」…等疑問句型來引導孩子進行思考,讓孩子漸漸培養思考、觀察、訊息連結、比較分析、推測、邏輯推論等習慣,讓孩子把這些思辦的歷程變成是一種常態的行為。

最後,筆者要提醒的是:「思辨力」是未來區分「領導創新者」與「追隨者」的一項重要能力指標。在現在及未來皆如此不安定的工作環境與工作選擇裡,讓孩子具備思辨的能力,擁有汲取大量資訊或閱讀的習慣,加上有條不紊的口語或文字表述,相信孩子的每一步都會踩得扎實而有價值,孩子的能量會更有發展的空間

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105學年度校務評鑑自評表2-4

規劃完善的資訊教育方案
翁明達
本校配合教育部、教育局推動資訊教育政策,迎接資訊科技時代來臨,建構e化校園環境,規劃完善且切合本校條件的資訊教育發展計畫,營造數位服務暨e化學習校園積極建立及提升學生數位涵養及資訊科技運用素養培養其運用科技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資訊教育發展計畫的擬定與執行
()訂定資訊教育發展計畫
1.依據教育部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動資訊教育工作計畫及本校中長程教育發展計畫,訂定本校資訊教育發展計畫。
2.目標
(1)提升師生應用資訊科技於日常生活之基本能力。
(2)積極推動並輔導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活動。
(3)協助培訓並輔導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製作並發展多媒體教材。
(4)提供學校擬定重大資訊發展計畫時所需之相關技術諮詢與資訊。
(5)研討資訊科技融入相關課程之實際內涵與方式。
(6)協助建立校園網路禮儀,強化應有之義務與責任。
(7)運用網際網路資源,豐富教學內涵。
(8)建立優質教學資源網,提供親師生優質網路環境。
3.執行重點
(1)充實學校資訊硬體設備,建立便捷與人性化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環境。
(2)強化教師運用資訊科技媒材融入各領域之教學能力。
(3)規劃三至六年級資訊教育課程,養成學生利用電腦及網路學習之觀念與能力。
(4)培養學生現代化的資訊能力。
(5)設置本校教材與推動教師進修資訊素養課程。
(6)設置本校軟體教材資源網蒐集各種教材資料,進而落實資訊融入教學。
(7)推展資訊風氣,共創數位化資訊共享。
(8)落實電腦化之基礎,達到教學資訊化、行政電子化目標。
(9)提升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於教學的素養,發展資訊化的課程教材與軟體。
(10)認識資訊的重要性,進而對資訊產生責任感,使用電腦資訊的正確倫理觀念,並尊重智慧財產權。
4.實施內涵
(1)學生資訊應用
1讓中年級學生瞭解電腦與生活之關係及簡易電腦之操作,以及英、中打字的練習、電子郵件的使用,並透過瞭解電腦網路的應用,學習網路資料搜尋與整理。
2高年級學生能利用雲端參與公共討論及線上互動,學習影像處理、簡報製作和多媒體軟體製作發表,強化資訊應用及學習能力。
3鼓勵學生參與各項資訊競賽活動,提升實際應用能力。
4加強對身心障礙及弱勢族群教學輔具之使用輔導訓練。
(2)教師進修研習
1透過所有教師參與校內外各類研習,以提高教師的電腦專業素養,讓所有教師能夠具備使用電腦之基本能力,提升教師相關電腦知能,利用資訊設備自製教材,進而建立個人、班級網頁,以增加與家長溝通之各種管道。
2活絡校園交流,辦理教學研討會或校際觀摩活動,建立群組學校合作,展現各校特色,帶動資訊教育發展。
3經常辦理各項研習活動,提供多元進修機會,讓教師能有效運用教學資源,以提昇教學品質。
(3)資訊融入教學
1教師能夠瞭解如何利用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及使用電腦網路,查詢課程教學所需之相關資訊。並在課程實際進行中能夠利用資訊科技,以輔助各科教學活動之進行,提昇教學成效。
2配合各項研習活動,提升教師使用資訊或數位相關設備進行教學活動之能力。
(4)校務行政
1有關學生、員工及各項教學資源均實施行政電腦化,並依學校行政架構及各處室職掌,配合臺北市校務行政系統實施行政電腦作業,完成全面網路化傳遞及運用,以提高行政效率。
2推廣並利用自製與校務行政內建之e化管理系統,例如:教室借用管理、線上報修與線上填報系統,線上請假系統提昇工作效率。並配合永續資料庫之持續建置,達成e化檔案管理,利於日後資料之統整與利用。
(5)設備更新維護
1每學年向教育局提出資訊設備汰舊更新之需求,以充實軟硬體教材。
2訂定資訊設備管理、借用及維護辦法,老師隨時登記並統計使用狀況。
3利用網路報修系統,隨時檢查學校資訊設備,上網報修維護設備。
5.實施方法
(1)依資訊課程標準,並配合電腦資訊的發展潮流與趨勢,訂定本校資訊教育課程教材,實施資訊教學,充實足夠的教學軟體與教學媒體,提供學生各種學習管道,使資訊教學多樣化、活潑化及生活化,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2)訂定電腦教室使用與管理規定,使教室的使用及管理制度化,提升各項設備的使用效率及延長使用壽命。
(3)依規定設置網路電腦教室及各項軟硬體設備,提供全校師生充足且良好的電腦教學及使用環境。
(4)建置校園網路與網際網路的連結,提供全校師生運用學術網路資源,瀏覽與搜尋各項相關資料或檔案,擴大生活視野,以掌握資訊科學的脈動。
(5)建置校園行政及教學網路,充實各辦公室與教師的電腦設備,推動校務行政電腦化、教學研究資訊化,提升行政人員及教師運用電腦處理事務與教學的能力。
6.預期成效
(1)提升學生應用資訊能力,能運用網際網路,藉以宏觀世界。
(2)透過資訊研習課程,提升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之能力並提升教學品質。
(3)行政電腦網路化,使校務管理更具效率。
(4)提升教師電腦專業素養,充分應用資訊科技,使教學更見成效。
(5)學生普遍能認知電腦相關常識,了解電腦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應用。
(6)學生能運用電腦輔助學習,預、複習課程或實施補救教學。
()行政團隊的充分支持與合作互助
1.設置資訊教育推動小組,主要業務為推動資訊教育進展、研擬本校資訊教育發展計畫及資訊課程實施原則,訂定本校學生資訊能力指標、資訊硬體採購規劃審議及資訊教育推動。
2.資訊教育推動小組由校長擔任召集人,教務主任擔任副召集人,成員包括各處室主任、資訊組長、教學組長、設備組長、事務組長、各學年主任及科任教師代表。針對本校推動各項資訊教育予以協助與支持、分享與成長,並決定資訊教育重大決策,以組織分工功能,獲得行政團隊支持與合作之效。
3.教務處協助規劃資訊課程發展,安排適當之資訊教師,並協助辦理資訊相關活動,以及資訊素養與倫理課程推動。
4.學務處及輔導室協助辦理法治教育與資訊倫理相關宣導工作。
5.總務處協助資訊設備採購及維護。
()落實資訊教育推動小組功能及運作
1.每學期定期召開資訊推動小組會議,討論本校資訊教育課程之發展及硬體設備增購、維護相關建議。另不定期視需求逕行召開會議,針對有關資訊相關議題進行規劃與討論;平時亦保持合作聯繫,分享資訊教育推動之心得與意見交流。
2.小組成員與工作職掌:
(1)校長:督導任務之執行、主持會議與重大議題之裁決。
(2)教務主任:襄助召集人工作執掌並協調各單位意見及監督工作之執行。
(3)資訊組長:負責日常事務之處理、資訊設備之申購管理及會議決議之執行。
(4)學務主任:負責學務處資訊教育相關之推動事宜。
(5)總務主任:負責總務處資訊教育相關之推動事宜。
(6)輔導主任:負責輔導室資訊教育相關之推動事宜。
(7)會計主任:負責資訊教育經費之支用核銷。
(8)教學組長:負責資訊教育課務之編排與教學活動之辦理。
(9)設備組長:協助資訊設備之管理事宜。
(10)事務組長:負責資訊設備之採購事宜。
(11)學年主任:出席會議並提供意見討論及決議。
(12)科任代表:出席會議並提供意見討論及決議。
數位化教材研發與推廣
()數位化教材研發
1.設置學校數位課程中心,提供校內各類數位課程教材彙整平臺,教師可自行設計內容,提供學生自主學習之管道。
2.採購全校授權之相關軟體,以提供教師製作多媒體教材。
3.各學習領域發展各領域資訊融入教材的製作與推廣,並上傳至學校網站,提供觀摩及教學使用。
4.建置義方影音網,彙整校內各項教學及課程活動之自製影片,提供點閱瀏覽及分享使用。
()數位化教材推廣
1.透過教師晨會及週三教師進修時間之專業分享,介紹數位化教材資源及運用相關訊息,提供教師教學媒介多元視野及參考資訊。
2.組織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針對數位化教材的運用及使用方式,進行多元探究及推廣,活化教學歷程,延伸更大的教學與學習能量。
3.完善班級數位教學輔助器材,班班配有單槍投影機,自然、英語及音樂教室亦裝設電子白板,便利教學教師使用數位化教材。
4.學校網站連結各項線上教學資源庫,提供教師教學媒材,協助教師教學設計。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應用與成效
()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1.規劃資訊融入教學研習,讓教師學習如何製作簡易多媒體教材教學,與如何融入教學,藉以強化本校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
2.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上網查資料、運用網路教學、單槍投影機、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等媒體工具應用頻繁。
3.為節省網頁製作時間,以Google部落格或協作平臺為基礎,讓本校教師達成班班有網頁,並以班級網頁增進親師生之溝通交流。
4.學生資訊課程,三至六年級每週排定一節電腦課,課程內容從基本的認識電腦、軟體運用到網路運用,以及生活上的資訊技能;每年結合電腦課程辦理學生網路查資料、網路閱讀、網路作文、電腦繪圖等課程活動,提高學生的資訊應用能力。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成果表現
1.本校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人數比例達100%
2.整合各界辦理資訊教育活動之相關資源,提供全校師生參酌,並積極鼓勵學生嘗試參加,增加資訊應用機會。
3.資訊課程結合自由軟體進行教學,讓學生認識及理解線上便利而免付費的多元功能軟體,包含文書處理及影像編輯,提供學生未來的網路資源應用能力。
4.即時氣象站網頁提供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豐富的教學資源。
5.善用書商提供的教學光碟及教育局提供線上教學相關資源庫。
6.教師利用課餘間投入電腦研習,提升資訊能力,以融入教材製作和教學。
7.結合資訊、閱讀及領域教學,培養主動探索的能力,並發行網路版電子校刊。
8.設置E化教室,提供教師資訊融入教學應用使用。
四、資訊素養認知與實踐
()提升師生資訊素養認知
1.結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編擬之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納入每週一節電腦課程架構中實施,確保教學內容及實施進度,建構學生使用資訊設備的正確觀念。
2.利用教師晨會、學生朝會及電腦課堂時間,不定期向教師及學生宣導各項攸關智慧財產權、資訊安全、個資、線上交友、網路霸凌、網路不當資訊及資訊設備使用觀念等議題宣導,強化全校師生資訊素養的提升。
3.透過學校日及親職座談機會,提供家長因應孩子面對資訊網路所可能遭遇之問題、困境及解決策略,有效協助健全家庭的教養功能及對孩子資訊教育問題的夥伴關係合作。
()落實師生資訊素養實踐
1.落實資訊素養教學,讓學生熟悉電腦操作與資訊使用認識的重要性,進而對資訊產生責任,尊重智慧財產權,並學習網路禮節,建立友善網路環境素養。
2.透過資訊素養與倫理網站教學系統,充分運用教材電子書、教學動畫及線上測驗,完善提供學生廣泛資訊素養議題,並落實觀念及認知檢核。
3.教師進行教學策略、班級經營及資源應用分享時,若引用他人或網站資料製作學習單時,皆能詳細註明引用出處,確保遵守智慧財產權的相關規定;並要求教師在製作教材或使用電腦時,務必使用本校採購之合法軟體。
4.本校電腦所有軟體皆取得合法授權,並宣導教師勿於公用電腦安裝非法軟體。
5.推廣自由軟體與免費軟體,以自由軟體取代商用與未取得授權但有實際需要之軟體,讓師生知道資訊的價值與選擇合法軟體的重要,並使師生在家亦可方便進行教學準備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