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國小寫作教學
翁明達
壹、前言
「寫作」是大部分孩子都害怕的一件事,也是老師最容易忽略教學歷程的一門課程,但重要性卻攸關孩子未來在應試、職場的文字表述、專題論述、公文撰寫或文案企畫能力。所以,寫作教學的落實與成效,是需要老師積極重視與學校嚴格把關的。
語文學習領域裡有聽、說、讀、寫等四項教學軸線,這四項互為表裡,難以分出孰輕孰重。但從吸收與應用的角度來說,「聽」與「讀」屬於吸收層次,而「說」與「寫」屬於應用層次;亦可說,聽與讀是基本工夫,藉此歷程汲取豐沛知識或資訊,而說與寫是成果展現,是具體學習成效的產出,也是一輩子帶著走的能力的佐證。
寫作教學,其實就是「寫前引導」、「實際敘寫」及「寫後修正」三合一的一件事。筆者擬先說明《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的寫作教學規範,讓讀者瞭解寫作教學的目標、原則及相關內涵。繼而介紹「過程模式的寫作教學」(以下簡稱過程寫作),提供給現場教學者一個方向的引領,讓寫作教學能更有效能的推展,而不再是大海撈針,徒勞無功。
貳、《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的寫作教學說明
在課程綱要裡,有關寫作教學的部分包含了能力指標、教材編選原則、教學原則及學習評量。
一、寫作能力指標(能力指標係提供教材編輯及教師教學依據)
年段
|
寫作能力指標
|
低
年
級
|
1.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
1-1能學習觀察簡單的圖畫和事物,並練習寫成一段文字。
1-2能在口述作文和筆述作文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1-3能相互觀摩作品。
1-4能經由作品欣賞、朗讀、美讀等方式,培養寫作的興趣。
2.能擴充詞彙,正確的遣詞造句,並練習常用的基本句型。
2-1能運用學過的字詞,造出通順的短語或句子。
2-2能仿寫簡單句型。
3.能運用各種簡單的方式練習寫作。
3-1能練習寫作簡短的文章。
3-2能配合日常生活,練習寫簡單的應用文(如:賀卡、便條、書信及日記等)。
4.能練習運用各種表達方式習寫作文。
4-1能利用卡片寫作,傳達對他人的關心。
5.能概略分辨出作品中文句的錯誤。
5-1能指出作品中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6.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
中
年
級
|
1.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
1-1能在口述作文和筆述作文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1-2能相互觀摩作品。
1-3能經由作品欣賞、朗讀、美讀等方式,培養寫作的興趣。
2.能運用各種簡單的方式練習寫作。
2-1能練習寫作簡短的文章。
2-2能配合日常生活,練習寫簡單的應用文(如:賀卡、便條、書信及日記等)。
3.能練習運用卡片或短文等方式習寫作文。
3-1能利用卡片寫作,傳達對他人的關心。
3-2能以短文寫出自己身邊的人、事、物。
3-3能以短文表達自己對日常生活的想法。
4.能概略知道寫作的步驟,逐步豐富內容,進行寫作。
4-1能概略知道寫作的步驟,如:從蒐集材料到審題、立意、選材及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4-2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蒐集各類寫作的材料。
4-3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蒐集各類可供寫作的材料,並練習選擇材料,進行寫作。
5.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5-1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6.能正確流暢的遣詞造句、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6-1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7.能認識並練習不同表述方式的寫作。
7-1能蒐集自己喜好的優良作品,並加以分類。
7-2能學習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技巧,練習寫作。
7-3能寫作慰問書信、簡單的道歉啟事,表達對他人的關懷和誠意。
7-4能配合閱讀教學,練習撰寫心得、摘要等。
8.能具備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並主動和他人交換寫作心得。
8-1能從內容、詞句、標點方面,修改自己的作品。
9.能瞭解標點符號的功能,並在寫作時恰當的使用。
10.能發揮想像力,嘗試創作,並欣賞自己的作品。
10-1能在寫作中,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
高
年
級
|
1.能正確流暢的遣詞造句、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1-1能應用各種句型,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2.能知道寫作的步驟,逐步豐富內容,進行寫作。
2-1能知道寫作的步驟,如:從蒐集材料到審題、立意、選材及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2-2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蒐集各類寫作的材料。
2-3能練習從審題、立意、選材、安排段落及組織等步驟,習寫作文。
3.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3-1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4.能練習不同表述方式的寫作。
4-1能學習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述方式,練習寫作。
4-2能配合學校活動,練習寫作應用文(如:通知、公告、讀書心得、參觀報告、會議紀錄、生活公約、短篇演講稿等)。
4-3能應用改寫、續寫、擴寫、縮寫等方式寫作。
4-4能配合閱讀教學,練習撰寫心得、摘要等。
5.能具備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並主動和他人交換寫作心得。
5-1能經由共同討論作品的優缺點,以及刊物編輯等方式,主動交換寫作的經驗。
6.能把握修辭的特性,並加以練習及運用。
6-1能理解簡單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在實際寫作。
7.能練習使用電腦編輯作品,分享寫作經驗和樂趣。
7-1能利用電腦編輯班刊或自己的作品集。
7-2能透過網路,與他人分享寫作經驗和樂趣。
8.能發揮想像力,嘗試創作,並欣賞自己的作品。
8-1能在寫作中,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8-2能嘗試創作(如:童詩、童話等),並欣賞自己的作品。
|
二、寫作教材編選原則
1.應配合單元教材及相關教材,並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中心,引發學生寫作之興趣。
2.聯繫寫作基本練習(造詞、造短語、造句、句子變化),敘寫技巧(擴寫、縮寫、續寫、仿寫)及寫作步驟(審題、立意、選材、組織、修改、修辭等)配合習作、寫作練習等,由淺入深,作通盤的規劃安排,分派於各冊各單元之中。
3.寫作教材宜配合學生需要、季節時令、生活環境,以啟發學生之創意,並設計不同題型,以供學生練習。
4.亦可視實際教學需要,單獨編輯寫作教學教材。
三、寫作教學原則
1.重視學生自身經驗與感受陳述。低年級著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中年級引導學生主動寫作,並與他人分享;高年級培養學生樂於發表的寫作習慣。
2.著重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喚起內在情感經驗,引導寫作方向。低年級由口述作文開始引導,中年級由口述作文轉換成筆述作文,高年級能熟練筆述作文。
3.宜就主題、材料、結構,配合語言詞彙的累積與應用,逐步認識各式文類,並依難易深淺,全程規劃,序列設計,分類引導,反覆練習。
4.明瞭並能運用蒐集材料、審題、立意、選材、安排段落、組織成篇、修改等寫作步驟。
5.指導學生認識,並能配合寫作需要,恰當使用標點符號。
6.瞭解文法與修辭的特性,並能嘗試欣賞與運用。
7.配合本國語教材之範文教學,嘗試創作各種不同類型、不同場合、不同風格的文章。
8.教師可依實際教學,獨立編寫寫作教材,以利學生學習。
四、寫作學習評量
寫作能力之評量原則,可依階段能力指標,就創意、字句、取材、內容、結構、文法、修辭、標點等向度,自訂量表進行評量。
從課程綱要有關寫作教學的說明、規劃或原則中,我們可以理解寫作教學者所需承擔的教學任務與教學能力是必須具備深厚的語文專業素養的,尤其在沒有部頒、局訂或審定的寫作教材輔助下,教學者如何建構自己的寫作教學思維與策略脈絡,會是一項重大考驗。
參、過程寫作的教學探究
傳統寫作教學大多採「講述法」,整個寫作活動係由教師支配,例如:「決定作文題目」、「教師以講述或討論方式進行寫作前的引導」、「教導寫作的文體結構或寫作規範」、「提供範文,分析優良作品的寫作技巧,學生再仿作」、以及「學生作品由教師批改,其作品好壞由教師主觀認知判定,或是依據學生將寫作規範融入自己文章的能力而評定」。這種方式很明顯地是以教師為中心,此外,整個寫作教學強調的是學生寫出的作品,而非寫作的過程,故又稱之為「成果導向」的寫作教學。
1970年代開始,強調寫作過程指導的「過程導向」寫作教學因應而生,重視的是寫作過程,而非寫作成品。希望在孩子每一個的寫作步驟中,都能因老師的策略引導而不斷地練習,進而真正學會獨立寫作的能力。
一、寫作歷程分析(引自趙鏡中教授文章)
趙鏡中教授檢視「作家」寫作歷程如下:
當作家受到某種刺激或興起某種感受(不管是客觀的事件、現象,亦或主觀的心情、感受、甚或二者兼有)時,引發他創作的動機。於是,他開始進行資料收集與整理的工作,進一步把事件、現象或心情、感受相關的資料、線索加以分類統整,深化創作動機。這一步驟有賴敏銳的五感及充分的聯想力,當然也包含利用各種資訊及摘選資料的能力,方能完滿。
資料收集充足後,接著就是心智思惟的活動,在這個步驟中包含對資料的取捨,建立每個點的關係,想一些適切的譬喻或論證、組織結構整篇文章的架構等等的心智活動,而後得決定表現的形式,每一種文體都有其獨特的表現方式與強調的寫作技巧,下筆時得多加考慮、運用。
在敘寫的過程中,即使是一位寫作高手也往往無法一次完成,一篇好的作品通常會經過若干次的修改。修改的目的不外是更能表現創作者的想法,以及使讀者更容易、更清楚感受到創作者的意念。
在這樣的過程中,有些部分可以透過練習,加強運作的能力,而且成效顯著;有些部分則混淆不清,雖可透過練習加強,但成效不一,這似乎關係到各人的才情,但透過大量閱讀、勤加練習,相信對寫作仍會有一定的助益。
透過以上分析,可大略得知寫作所含的若干歷程。在每個歷程中,我們發現需要不同的能力與策略。在寫作教學上即可針對過程中每一個步驟所需的能力與策略,讓學生練習。
寫作和說話一樣,都是溝通的一種方式,也都是一種發展的過程(由塗鴨到畫符號到寫作,由隨意發音到有代表性、有意義的語彙),在這一連串的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合地位的乃是寫作意識及說話意識(通俗的講就是我有話要說、要寫),作家多半是寫作意識強的人。所以在寫作教學上,不可忽略了對寫作意識的關照,幫助學生將他想要傳達的訊息傳達出來,進而幫助他寫得更清楚、更妥切。基於以上寫作意識的關照,在實際的寫作教學上,鼓勵學生為實際的需要而寫作,寫出來的成品有真實的讀者閱讀,也就成為合理的要求。否則寫作將淪為無目的的練習活動或口是心非的胡謅大賽,這也是當前寫作教學上嚴重被忽略及扭曲的一環。
順此寫作意識的合理要求-寫作是為了溝通、作品應有真實的閱讀者,合作學習和同儕訂正的模式應可納入寫作教學中。事實上,一篇好的文章不是一蹴可及的,需要經過不斷的修改,有的修改幅度較小,可能只是文字的調整;有的可能需重新思考整個布局,從頭開始。至於,是否修改以及修改的幅度,一方面得視作者自己的反省判斷,另一方面也需依賴讀者的回饋。在這樣的修訂過程中,藉著同儕之間的合作、幫助,可以提升彼此寫作層次,同儕除了可以協助檢修、訂正文句外,也可以一起構思內容、收集資料、選擇素材、模擬真實閱讀者、發表評論。
綜合以上所述,趙教授將寫作意識與寫作歷程作一結合,形構出一個寫作的過程模式。
在此種過程模式下,應針對不同性質的寫作題材進行需要的過程性活動。在題材的選擇上,也要以能讓學生表達自我見解和觀點的題材為主。教師在整個寫作過程中所扮演的是協助和教導的角色:一方面提供有結構的學習環境,協助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相關知識與策略;一方面在學生的先備知識與技巧上設計具有挑戰性的教學活動,同時觀察學生的困難所在,並分析寫作題材的性質,針對難題提供可能的對策。
二、過程寫作教學重點
承前所述,過程寫作在教學上需注意以下三個的重點:
1.建立正確的寫作觀
寫作最基本的目的在於表情達意,在於溝通。表什麼情,達什麼意,如何表情達意,都得視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擇。
以信件為例:寫給小弟弟的信,文字可能要淺顯些;寫給老師的信,文字則可精要些,當然在態度上,除了親切外,也得有一定的尊敬。這些都是因閱讀對象不同,所必須做的選擇,因此,必須常提醒學生,寫作是有對象的,作品必須是別人能讀懂的。
2.練習各種不同的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
資料的豐富與否,往往會決定一篇文章的立論觀點是否精闢,與內容是否具可讀性。所以大部分的時候,寫作不應是即興創作,在動筆之前常需要經過資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因此寫作教學中,應練習各種不同的收集資料的方法,當然收集資料的方法涉及到學生的基本能力,在各年級可作不同方法的練習。
例如:低年級在寫作的過程中(寫作的雛形)所謂的收集資料,應以想像及自己經驗的整理為主;中高年級以後,則逐漸進行外在資料的收集,如訪談、查百科、剪報、專書、作資料卡等。
3.練習自我修改或同儕合作修改
修改的重點在使閱讀者懂得作者要傳達的訊息,是否達到了溝通說理或抒情的目的,至於文句、辭彙、錯別字的修訂則屬次要,只須在完成作品前修改完成即可。
當然,在教學時教師可提供修訂重點(如:是否用了形容詞、標點符號對不對、對動作或個性的描述生動與否……),協助學生彼此交換閱讀檢視。修改過程均屬草稿,俟修改完成後,謄入正式稿紙才算作品完成。
三、各年級寫作目標
每個年級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經驗與能力,教師必須區辨低、中、高年級的寫作模式。趙教授研擬合宜的年級寫作目標詳如下表。
|
基本能力
|
寫作目標
|
一年級
|
1.適應小學生活。
2.基本的語文能力(口語)。
3.練習拼音識字。
|
1.寫作前的練習(認識語言符號記錄的功能)。
2.認識書,大量閱讀各式作品。
3.練習寫話(我手寫我口)。
4.寫簡易作品(卡片、信……)。
|
二年級
|
1.小學生活進入常軌。
2.能運用注意符號與部分國字。
3.有一些聽說讀寫的經驗。
|
1.知道寫作的大概歷程。
2.練習簡易的蒐集資料方法。
3.練習有序的思考,思考內容豐富。
4.想像與經驗的書寫並重。
5.知道文章有不同類型與功能(如信、報導、故事、劇本……)。
|
三年級
|
1.學習的領域內容均漸加深。
2.團體的影響加大。
3.漸漸出現個別的能力、興趣與喜好。
|
1.練習各種蒐集資料的方法。
2.練習各種整理資料的方法。
3.練習將整理出的資料內容寫成文章。
4.知道各類文章。
5.練習修改文章的方法。
6.閱讀類別增多。
|
四年級
|
1.獨立性增強。
2.表達能力增強。
3.穩定、合群。
4.開始了解別人的觀點。
|
1.獨立蒐集資料。
2.靈活運用各種整理資料的方法。
3.辨別各類文章。
4.練習寫各種類別的文章。
5.自行修改文章。
|
五年級
|
1.獨立思考能力增強。
2.語詞更豐富、精確。
3.逐漸能依命題思考。
|
1.系統性、計畫性的蒐集、整理資料。
2.知道除了正敘之外,還有倒敘、插敘、後設等敘寫方法。
3.文章內容豐富、條理分明、描寫細膩、說理清晰。
4.同儕相互修改文章。
5.能依對象、目的調整文章的寫作。
|
六年級
|
1.心思敏銳細膩。
2.可做命題式思考。
3.有主見。
4.能獨立做事。
|
1.自己能針對一個小題目,沒有太多困難的執行蒐集→整理→寫作→修改→發表等過程。
2.說出文章好壞、喜歡與否的理由。
|
四、過程寫作基本模式
過程寫作的基本模式約略可分四個階段:
1.準備
1)想一些題材,把它們列出來。
2)想一想每一個題材可以寫些什麼。
3)把不好寫的、不想寫的題材劃掉,圈出要寫的。
2.寫草稿
1)想一些跟主題有關的事情。
2)把這些事情寫下來。
3)寫好了自己念一念、修一修。
3.修改草稿
草稿寫好了,需要修改,可以做三件事情:
1)讀給一個好朋友聽,問問他有哪些地方不清楚,需要多說一些。
2)照著朋友的想法,把文章修改一下。
3)自己再讀一讀,修改一下字和標點符號。
4.完成作品過程模式的寫作教學
為了給大家看寫好的文章,可以做這些事情:
1)不會寫的字,問大人或是查字典。
2)再把文章修改一下,抄到稿紙上。
3)試試看加一段當作結尾,文章比較完整。
4)加上題目。
5)畫兩張插圖,會比較好看。
肆、結語
寫作,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與練習,這個積累要在每天的生活與每一節的課堂閱讀中,不斷的深入、探究、發現、表達,才能培養出寫作能力。中山女高張輝誠老師明白指出:教學現場老師或坊間參考書教寫作,喜歡從寫作格式談起,或從審題、破題、起承轉合談起,這些固然重要,卻是寫作過程中比較後面需要考量的東西;寫作一開始最重要的並不是這些外在格式或技巧,而是寫作的「材料」,材料才構成「內容」,內容才是文章主體。
另趙鏡中教授將寫作能力的構成區分成基本能力與專門能力。基本能力包括觀察力、思考力、聯想力及想像力;而專門能力包括審題立意能力、布局謀篇能力、運用各種表達的能力,以及修改文章的能力。而陳正治教授認為寫作教學其實就是「教什麼」和「怎麼教」兩件事。「教什麼」是內容的問題,屬於作文能力;「怎麼教」是方法的問題,是教學者用什麼策略使學生具備作文能力。兩位教授明確點出寫作所需的能力是多面向的,而教學者必須從平時課程中去建構基本能力,並擬定寫作能力及寫作形式的指導策略,讓寫作教學能真正落實。
過程寫作能讓孩子階段性的成長,在每一步驟的學習脈絡下,孩子不會害怕寫作,甚至會慢慢習慣寫作這件事。藉由教師的寫作教學,讓孩子蒐集的材料條理成有質感的內容陳述;讓同儕的分享、討論及相互修正,為孩子的寫作成品更添色彩。這樣的寫作教學,是多麼有趣、有意義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