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比任何事都重要

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比任何事都重要
翁明達
經過漫長暑假的等待,終於盼到孩子進到校園開始上課的這一刻。許多班級在有經驗的老師帶領下,很快的就開始一學期的課程教學。而第一次上幼兒園及一年級的新生寶貝們,則是帶著好奇或惶恐的情緒來到義方這個大家庭。
在學校,「學習」是焦點,並且是隨時隨地都在發生的事;而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與情境中學習,則是守護孩子學習動力的重要關鍵。只是,當我們一直在關注著學習的課題時,筆者不禁思索「學習」到底是誰的事?是老師的?是家長的?還是孩子自己的?而「學習是誰該承擔的事」便攸關所有相關當事人與各項學習成長措施的方向制定與策略規劃,因此必須先行省思釐清。
孩子是學習的主體,或許因為年紀小,家長及老師會盡心盡力地指導其學習,並督促其學習,當學習成效不彰時,還會要求其再用心、更努力,不管是學校的補救教學,或是課後的補習管道,又或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嚴厲責罵、追問拷打或花費更多時間的陪伴及指導等,都讓大人們不停地在為孩子的學習而努力著,但孩子呢?他們的想法或感受又是什麼?如果沒有和大人們一樣,那他們漸漸的就會對學習產生畏懼,最後變成抗拒,而這樣的結果絕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所以,孩子一開始該學的不是功課,而是責任感的建立。責任感的培養是提升生活品質及學習自我要求的關鍵,由於孩子的個殊性,有的孩子天生就會自我要求,有的孩子則會非常的缺乏,凡事漏東漏西,生活習慣散亂,行為舉止令人操心。我們必須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就讓孩子知道及學習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不論是家事、課業或其他多項事務,只要我們認可孩子做得到,就應該給予機會使其學習。簡易的家事(拿碗筷、擦桌子、玩具收放、等)、課業的完成(主動完成、拿給父母簽章)、學習的準備(書包及學用品的檢查)、學習的結果(成績或作品)、以及做事的品質等,都是我們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面對與負責的。只有當孩子懂得承擔起自己成長及學習的責任時,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才具有真實的價值與意義。

各位親愛的家長及老師,責任感的養成絕不是學校或家庭單方面就可以有效達成的,我們必須積極合作,讓孩子在家裡和學校都能有機會建立責任感,讓孩子在循循善誘中獲得許多處理事情及看待事務的方法及觀點,讓責任感的內在素質能一點一滴地深化至孩子的日常生活舉止作為中,讓孩子有能力承擔更多的生活挑戰與價值思維。

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家長的回家功課

家長的回家功課
翁明達
網路訊息無遠弗屆,又讀到了一篇好的親職教育短文,剛好提供給家長們思考。
內容是關於英國孩子準備要上小學了,學校的家長日活動發了一本小冊子給家長帶回,冊子內容包括校園環境介紹、教學理念簡述、教室設施照片、學生的權利義務、以及「家長如何在家協助孩子學習」。而其中的最後一項是本文要談論的重點,是學校出給家長的「回家作業」,讓家長自行檢視自己在親子互動中做到哪些協助孩子學習的面向。內容如下:
1.教導你的小孩如何自己穿衣服和換衣服,如何自己上廁所,還有要保管好自己的財物。
2.注重小孩的口語表達,閱讀,與他們一起討論對事物的想法,詩,音樂(包括兒歌)。
3.念書給你的小孩聽,並定期帶他們去圖書館看書。
4.讓小孩念書給你聽,並與他們討論他們讀到的內容。
5.請常常在你小孩面前閱讀 - 特別是父親。
6.鼓勵你的小孩說學校發生的事情,並分享學校有關的新聞。
7.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種機會,讓小孩學習新的語詞 - 如購物、開車、郊外踏青、看牙醫、諸如此類的場合
8.陪小孩玩簡單的猜字遊戲。
9.讓小朋友有機會大量閱讀,玩拼圖,及各類益智遊戲,從中訓練小孩的想像力、邏輯思考、歸納能力,及推理能力。
10.設法讓小孩常常做有關算術的工作 - 如吃飯前,讓小朋友去擺餐具,確定數量正確,或是管理自已零用錢的花費,等等
這十點的內容,精確點出現代家庭教育的問題:孩子缺乏成長的陪伴、缺乏生活的指導、缺乏習慣的建構、缺之學習的互動、缺乏多元共同的親子體驗機會,更重要的是,即使家長花了時間陪伴,也輕忽了陪伴的品質。
或許是經濟壓力讓家長們挪不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協助孩子學習;也或許家長們只知如何養育,卻不知如何教育;又或許家長們已經騰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學習,卻陪錯了方向。筆者認為,家庭教育遠比學校教育重要,但現在很多家庭的家庭教育功能式微,忽視了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大人即時的灌概,孩子的學習是從小就要給予滋長的養分。然而,家庭教育的扎根是學校教育有效推動的重要基石,家庭教育更是沿續學校教育成效的重要合作夥伴。
因此,英國小學給家長的提醒是彌足珍貴的陪伴方針。謹藉本文提供家長知悉,並且為了讓您的下一代有個好的學習開始,請檢查一下,您做到幾點;更不要忘了,家長的用心與陪伴是國小教育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對孩子的終生人格養成有很大的影響,學校老師再怎麼溫暖,也是無法取代父母角色的。

讓我們彼此共勉之!

教師的自我覺察與優勢價值

教師的自我覺察與優勢價值
翁明達
每每在指導實習老師或擔任甄試委員的口試歷程中,筆者常會提醒思考「你的優勢價值在哪裡?」,畢竟現在教育現場能提供正式教師的員額數愈來愈少,在僧多粥少的狀態下,展現你的優勢價值,那將成為最後贏家的關鍵;而如何在短短時間內突顯價值,卻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
話說回來,當我們省思現在的教育窄門是如何地嚴苛對待要進入教育職場的熱血老師外,已經在職場的我們,在多元價值的今天,我們的優勢價值又會在哪裡?而這正是筆者最憂心的,因為職場工作的相對穩定,讓多數的老師都忽略了創建自己的品牌,忽略了開展自己教育專業的核心優勢,忽略了教師一職是非常專業的專家工作,忽略了教師一職必須重視自己的專業作為與成效。這些忽略,我們如何說服家長,讓家長相信他的孩子在我們的指導下,一定能開展出他的優勢、促發他的潛質、以及獲得最適切的身心發展。
循此,身為教育人員,必須對自己的角色有所期待,也必須彰顯自己的專業價值,才能有尊嚴的立足教育崗位。而一位教師的優勢價值,必須建立在自我覺察上,覺察內容包括洞察自身能力優勢、瞭解孩子學習需求、熟知教學素材內涵、掌握及時輔導契機、活化班級經營策略、以及研判學校特色發展和汲取教育思潮精髓等。
能自我覺察,就能思索出我們自己在教育環境的存在價值,進而發展優勢地位。尤其是教學優勢的建立,是專業指標非常重要的一個面向,任何教師都必須至少掌握一個學習領域的教學品質及優勢品牌,讓旁人清楚的知道您是這方面的教學專家,無形中也讓我們在親師互動中增添更多的信任與籌碼。
底下為英國《衛報》(The Guardians)統整全英國教師甄試最熱門的十個口試問題,提供給教師們省思:
問題一:如果我走到你的班上觀課,我會看到、聽到什麼?
問題二:我們為什麼要在學校要教「______科目」?
問題三:請分享你在課堂中所使用的班級經營技巧,例如:如何在教學中讓一位或更多孩子輕鬆的融入課堂上的學習?
問題四:如果你不小心聽到同事在言談間提到自己,你覺得他們會怎麼說呢?(引申:接下來的三年,你希望同事們怎麼描述你?)
問題五:為何想要成為一名特殊教育老師?
問題六:為什麼會想在我們學校教書?
問題七:關於面試老師個人履歷的具體問題。
問題八:你覺得孩子最重視老師身上的那些特質?
問題九:請你評鑑自己的課堂。
問題十:如果我們不錄用你,我們會失去什麼?
斟酌檢視這十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哲學觀、教學專業和特質屬性,都要能清晰通透,才能有效且合理的應對甄試的問題。其中問題十「如果我們不錄用你,我們會失去什麼?」,更明白點出身為教育人員的我們對學校、對學生的存在價值在哪裡,這也正符合了筆者要提醒大家必須要積極深思的課題。

各位教育夥伴,我們總是習慣等待著很多事在我們周邊發生,但是,在這社會多元化發展的今天,也請一起來覺察自我的優勢能力,並積極創造屬於自己個人的專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