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自己完成他該負責的事
翁明達
那天筆者的媽媽突然問我,問筆者弟弟的四年級升五年級孩子的暑假作業封面製作問題,在筆者清楚說明後,筆者媽媽的想法竟然是要幫孫子完成,因為這樣會比較好看又有效率。這樣的現象,應該是普遍發生在不少的家庭教育裡,尤其是當孩子年齡愈小時,就會愈是如此。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有100分的媽媽,就會有不及格的孩子」,其意思充分表明了太能幹、太積極主動取代孩子做事的媽媽,她所教養的孩子在人格成長與能力學習的歷程中,反而失去了許多成長空間,也失去了許多體驗與應用的學習機會,讓孩子的生活與生存能力受到太多替代的協助而遲滯不前。
筆者以「讓孩子到超商買東西」為例,透過階段性的歷程,說明如何讓孩子學習自己來:
1.在家長的陪同下,讓孩子到超商挑選自己要買的物品,然後共同去結帳,讓孩子看到、聽到我們與超商店員的對話。(當然,要記得順勢協助孩子建立金錢使用及物質享受的合宜概念與價值觀)
2.讓孩子自己去結帳並與店員進行對話,我們在旁邊陪同及適時提供訊息與孩子求救的機會。
3.讓孩子自己去購買所需的物品並結帳,我們在超商門口等待及檢視結果。
4.讓孩子自己到住家附近的超商去獨立購物,我們只負責最後的肯定鼓勵及謝謝就好。
或許有許多家長會擔心安全問題,但透過階段性的陪伴及對周邊環境的瞭解掌握,還是該適時放手讓孩子去獨立完成這些事;雖然會不放心,但可以從許多方式來減輕自己的焦慮,如,從遠遠的地方看著孩子進出超商、讓孩子們結伴同行…等,都是可消弭過度擔心安全疑慮的方法。
其他諸如穿衣服、綁鞋帶、背書包、提拿物品、玩具收拾、使用物品歸位、碗筷使用完後的處理、衣服脫下後的正反面處理、簡易家事參與、擦汗、心得寫作及作業書寫…等各式各樣的生活與學習作為,都應該讓孩子學習獨立及自己處理完成。
孩子一開始幾乎都會做錯或做得不夠好,但我們無需要求一次放手、一次學會,我們必須透過階段性、一次又一次的陪伴實踐,讓孩子一步步的確實建構屬於他自己的生活、生存與學習能力,讓孩子真實的參與,也讓孩子真實的擔負起自己的職責,這樣的家庭教育才會是最有價值的教養。
孩子從小到大的階段成長中,每一個參與實作,都會在未來的成長路途中奠基一個小小的基石,透過許多小小基石的積累,將會逐漸厚實孩子的生命,也會厚植孩子生活與學習的能力。親愛的家長,讓我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