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學校經營省思札記

學校經營省思札記
翁明達
明達接任義方校長一職屆滿四個月,是需要進行階段性的自我省思與檢核了。
這四個月,明達引領校務發展,做了什麼?改了什麼?變了什麼?對未來又想了什麼?是當機立斷轉型再出發?抑或是承襲舊制,穩定出擊?要怎麼經營,學校才能展現活力?要怎麼引領,教師才能保持動力?要怎麼教學,學生才能扎穩實力?要怎麼合作,家長才能發揮助力?身為學校領導者,必須持續自我檢視,讓許多的人事時地物都運作在合理、合宜的方向,學校的價值與效能,才能走在對的方向,也才能獲得眾人的支持。
義方雖小,其實仍有許多努力空間,尤其在少子化、交通不便的因素下,學生的來源與品質便成為學校極為沈重的壓力。而如何喚回家長的信任、支持、參與與引入更多的資源,更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四個月的穩定耕耘,交織著明達的教育理念與學校既有的發展脈絡:行政運作機制,教師教學思維,家長校務參與,學生學習重點,專業品質規準、以及人際溝通氛圍等各個發展經營環節,都一而再、再而三在對話互動中釐清方向與價值。過程中,雖然突發狀況不少,但每一個應變過程都讓明達有機會與全體老師再學習與再修正,讓教育工作的專業思維能彰顯在每一個教育事務與經營細節。這短短四個月的經營,明達其實已經看到、聽到及感受到許多好的轉變,相信一同在義方這塊園地工作的夥伴、關心的家長、以及每天都在學習的孩子,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目前,明達仍秉持著剛承接義方領導者的初衷,勇敢向前,希望帶給義方一些新的火花與活力,讓學校的形象及招牌能逐步揚升。茲將這幾個月的領導思維概述於下,並作為自我檢視的方式:
一、決策透明化
透明是為了讓全校老師更清楚學校人與事的決策歷程,也讓老師能充分理解與學習決策過程中的思維與判斷,更能凝聚學校全員共識、情感與信任度。
明達堅持公開、透明,並坦然面對所有學校事務,聆聽老師們的想法,闡明學校的思考與判斷,引領全體老師共同理解義方現行的處境、未來發展的可行方向,以及必須調整的思維及運作模式,讓老師關心學校、瞭解學校,繼而在義方園地裡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
二、制度永續化
學校事務運作的機制應是長期經營後的最佳或最適切模式,但仍應符合運作精神及效能。透過許多運作機制的調整,讓每件事都更能掌握重點,也符合時間成本效益。
明達初來乍到,從大校到小校,從額滿學校到深受少子化困擾的學校,其中的行政運作思維及脈絡有偌大的不同。但明達採計雙方經營優勢及重點,釐清每一個制度的縱向及橫向聯繫模組,讓運作的制度不因人而異,讓支援教學的行政作為能永續經營。
三、行政服務化
行政是協助學習活動的最佳後盾,必須充分支援教師的教學需求與建構學校發展優勢,扮演積極的服務性質角色,讓學生的學習更具延展與周延性。
明達透過行政運作機制的引導、建置及修正歷程,內化教育行政夥伴的服務思維,掌握教育行政的工作價值,讓學校的教與學運作能在積極且完善的行政作為系統中,獲得最妥善的協助與支撐,讓學生的學習能發揮最大的可能性。
四、教學翻轉化
教學必須讓孩子有感覺、願意參與,這堂課才有意義,學習才能發生。因此,我們翻轉「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重心,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傾聽、分享與互動。
明達透過每週教師晨會的專題引領(包括教育思潮、教育政策、教學思維、教學技巧、能力發展、專業作為、班級經營、家長期待……等),希望能給老師一些教學能量,使其厚實更多的專業,讓教學這件事能深化它的專業歷程,讓孩子的學習是真正屬於他的學習。
五、學習能力化
孩子在學校學習的是解決問題及生活的「能力」,而不是背誦強記的「知識」。我們強調課程發展及教師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在建構孩子的基礎能力,以及發展孩子的優勢能力。
因此,明達不斷提醒學校課程的發展及教師的領域教學,應著重能力的建構,而非知識的灌輸。在定期評量的命題內容上,明達也帶領教師適時予以修正及要求,讓義方孩子學習的是為未來生活準備的各項務實及優勢能力。
六、情境功能化
學校空間多元且寬大,唯必須與課程進行結合,方能展現校園建築功能與建校核心價值。
明達積極瞭解各功能教室的功能性與使用性,也思考後山花園的未來性與務實性,多方徵詢校內外專家的意見,希望能將校園情境與課程進行謀合,再積極向企業爭取整治經費,讓後山花園的優勢價值能充分發展,讓學校設施能發揮最大教育價值。
七、校園溫馨化
只有人和,才能持續向前;只有整體,才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經營成效;也只有溫馨關懷,才能讓學校的親師生融洽互動,展現人文氛圍。
因此,明達嘗試營造多元的交流互動機會,也掌握每一個關心與合作的機會,期待透過教育思維的相互分享,以及彼此的合作打氣,讓學校的親師生都能愉快地在這塊園地學習與付出。
八、家長合作化
家長是學校教育的合作夥伴,不能拒其於校門之外,更應積極引導其投入學校事務活動,有效整合經營方向及理念溝通,讓家長能與學校合作,發揮最大的支援與互助力量。
明達不斷提醒學校夥伴,必須借重家長的資源及力量,學校的運作及班級的活力才能更有效經營,而家長們更是學校最佳的行銷代言人。因此,明達在學校的各項活動及會議,積極引入家長的聲音與活力,也持續呼籲老師們別忘了家長的能量;唯有親師合作,學校運作及班級經營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


這四個月,明達務實的踏出每一步,未來也會繼續穩健的跨出下一步,讓學校的發展能穩定向前,也讓學校的教育更貼近家長的期待,更讓學校的孩子能更喜歡學習這件事。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評量」是檢視孩子的學習成果?還是檢視教師的教學成效?

「評量」是檢視孩子的學習成果?還是檢視教師的教學成效?

翁明達
11月初,各校都剛進行完期中定期紙筆評量,評量結果當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考得好的孩子擁有飽足的成就感與榮譽感,考不好的孩子則可能挨了幾頓罵,也讓學習變成是自己更痛苦或厭惡的事。這些是教學現場長期以來一直慣有的現象與節奏。
孩子考試考不好、作文不會寫、造句沒內涵、上課不專心、打掃不確實……等等狀況,我們總是責難孩子不努力、不用功與偷懶,甚至說孩子笨。可是,有人思考過:
1.為什麼孩子考試會考不好?難道不會是老師專業不足,教學的內容讓孩子無法理解造成的嗎?
2.為什麼孩子作文不會寫、造句沒內涵、內容沒深度?難道不會是老師只是一味叫孩子自己寫,而沒有教怎麼寫?或是老師指導的內容與孩子的生活與能力脫節,讓孩子無法吸收?
3.為什麼孩子上課不專心?難道不會是老師上課內容太無趣,造成孩子覺得索然無味而分心或興風作浪嗎?
4.為什麼孩子打掃不確實?難道不會是老師沒有教使用打掃工具的正確用法?或是沒有指導清理的技巧、順序及標準嗎?
總結上述的種種學習現象,可說是不勝枚舉,而且樣樣都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及教師的視野來衡量這一件事,其產生的意義及教育價值的思考是差距很大的。
綜上所述,好像筆者把所有問題的狀況及責任都歸屬在老師身上,其實這並非筆者的本意,筆者只是想引發大人們務實的、真心的探究「評量」的真實意義與價值─究竟「評量」應該是檢視孩子的學習成果?還是作為檢視教師教學成效的參考依據?
傳統將評量概分為「形成性評量」及「總結性評量」二大類(另有診斷性評量與安置性評量)。其定義簡言如下:
「形成性評量」是在教學活動進行中,對教師的教學安排以及對學生的學習表現所進行的評量,其用意是在提供教師教學與學生進步情形的回饋資料,指出教學安排上的缺失,或是學生學習的問題,以便實施學生的補救教學,或是改變教師的教學計畫。通常是在教學進行的過程中進行評量。
「總結性評量」則是在一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對學生學習成就結果所進行的評量,以決定其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與教學目標訂定的適切性。通常是在某一教學單元、課程結束後的評量,或是學期中、學期末的定期評量(俗稱月考),教師就學生的學習成就進行評量,衡量其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與適當性。評量內容或是項目多是依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的相對重要性而選定評量項目,使其有適當的比例分配,主要在評估本教學單元所列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以及檢討所用的教學方法是否適當有效,並且評定學生的學習成果。
依據上述評量定義,我們應該確實導正我們對孩子考試成績分數的觀點,而非一直停留在檢討孩子的用功與聰明與否。評量應該是作為教師教學是否有效的策略調整與補救參考,是教師必須積極重視的教學參考學習分數。我們相信,教育人員具有足夠的專業將評量的意義回歸教學面討探;我們也知道,孩子的學習是長期累積與階段發展的,絕非一次的成績表現就決定未來的成就。
當然,在評量之前之後,家長們也應該理解在這段評量歷程中孩子的學習與準備態度,因為這是孩子學習自我負責的檢視,也是孩子學習成效的自我檢核。我們應該用正向積極的態度來看待這一個準備歷程,也從中陪伴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學習與負責能力。

親愛的家長、敬愛的老師,評量的真實意義,您們理解了嗎?

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孩子犯錯,也是另一種學習契機

孩子犯錯,也是另一種學習契機
翁明達
犯錯,是可以預防的,但卻是不可避免的。
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大大小小的錯總是接替發生,但如何在犯錯的同時,掌握教育良機,給予一些想法及引導正向價值觀的建立,卻是老師,也是父母應該細心關照與學習的。
近期在網路上流傳著《孩子犯錯,不用批評,只需講八句話,其餘都是廢話》的一篇文章,表示透過八個問題的引導,讓孩子在犯錯及面對的歷程中,培養孩子負責及解決事情的能力。這八個問題依序是: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
第三個問題是:「你想要怎樣?」
第四個問題是:「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第五個問題是:「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第六個問題是:「你決定怎麼做?」
第七個問題是:「你希望我做什麼?」
第八個問題是:「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
綜觀上述這八個問題,其內涵無非是讓孩子自己回答自己的狀態、自己省思自己的作為、以及自己調整自己未來的因應作法,但筆者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納悶,因為這些其實我們都懂,也都曾經運用過,但為何普遍感受不到些微的成效,更遑論使其在這些犯錯之後能具有負責及解決問題的態度與能力。
事實上,教育的作為及成效非一蹴而及的,必須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引導、省思,才能實踐而內化。皮亞傑(J. Piaget)將兒童的道德判斷發展劃分為三個時期:無律、他律和自律,說明孩子的教育作為應結合其生心理的發展階段,才能事半功倍。循此,這八個問題是從孩子的認知、感覺出發,讓孩子的行為改變是其自己認同可以達成的,而非大人外加的結果,尤其當外加的行為改變作法、想法超出孩子的能力與天性的時候,那這犯錯後的指導作為會顯得缺乏專業素養,對孩子的學習也會變得缺乏價值與意義,因為,孩子是無感的。
「學習」必須是在孩子認知或能力基礎上進行,才能發揮意義與有感。因此,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必須讓孩子心裡有感覺,再藉由對話的接納態度,讓孩子在大人的陪伴、引導下,逐一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這歷程不會只是一次,而應該是一次又一次,就如同學習騎腳踏車或游泳般,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個階段又一個階段的逐級成長。
我們大人們很習慣期待「速成」,殊不知在我們小時候也是如此,很多事很難一次學會,只是我們都遺忘了。更何況,現在的社會風氣、媒體素養、及物質環境讓孩子必須面對更多的情緒與自我控制力的挑戰。
真的,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必須珍惜這個學習契機,也應更有耐心的回應與等待,透過孩子身邊的老師及父母,讓孩子在溫暖的成長學習環境中,建立願意面對錯誤的勇氣,也逐漸形構其正向、合宜的待人處事態度與方法。這樣,這個「錯」才會發揮其附加效益,也讓孩子有再次學習的機會。
讓我們共勉之吧!

【備註】:1.無律期(0-3歲):此階段的幼兒常以自我為中心,不知是非善惡,常為所欲為(如:想哭就哭),必須藉著與他人和環境互動,才能發展出顧及他人及環境的行為。
2.他律期(4-8歲):此階段的幼兒道德觀尚未發展完成,常以權威者的決定作為是非準繩,需要他人約束,才能表現出合宜的行為。
3.自律期 8歲以上):開始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能擴大考量他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