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當孩子「問問題」的時候,您做了什麼?

當孩子「問問題」的時候,您做了什麼?
翁明達
不知您們有沒有發現,小時候喜歡問東問西的孩子們,長大後好像都變得不太喜歡問問題了,這是為什麼呢?您們有想過嗎?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問問題是很自然就會發生的事,不懂就問,想問就問,就像喝水般的容易與隨性。但是,不管是家裡的爸媽或是學校的老師,卻很容易因為孩子一再的發問而感到厭煩,尤其是當該問題是一再重覆的內容或是與對話焦點並無相關時,更是讓人感到煩躁不想回應,甚至因為忙碌中而惡言相向。然而,就在這個一問一答、一問不答或一問生氣的歷程中,孩子的學習習性就這樣慢慢地受大人情緒上回應的影響而定性了。
「問問題」這件事看似簡單,其實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當孩子愈來愈成熟的時候,內心對提問這件事的畏懼感也愈加沈重。這「問」的起始動力是需要勇氣的,必須不怕被人笑,不怕問錯了,不怕被看透;而這「問題」更需要經過大腦的思考,以及些許背景知識的支撐,才能產生。所以,當孩子們願意問問題的時候,即便是在2~3歲問題如雪片般飛來的年紀,只要孩子願意問,都是可貴的行為。
筆者擔憂的是,在面對孩子的問問題時,若周遭大人們總是不耐煩的應對,甚至叫孩子不要吵、不要問,這無形中已經在抹殺孩子的求知慾望與學習動力;當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您覺得孩子會對學習這件事感興趣嗎?會具有好奇心與求知慾嗎?會願意繼續問問題嗎?會有機會對事情做更深入的思考與探究嗎?真的,在這樣景況長大的孩子,其實已經不願意也不敢再問問題了,除非孩子未來能遇到一個願意陪伴他分享問題、引導他思考的同儕或指導者。
所以,身為陪伴孩子成長的大人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掌握好回應孩子問題的方式,才能讓孩子在學習這條路上完備多元的視野、自學的能力與求知的習慣。
筆者建議,當孩子問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依序嘗試以下的作為:
一、直接回應,說明事物緣由
當孩子年紀較小的時候,所問的問題通常是簡單、表面又單純,身為大人的我們可以直接回應答案,讓孩子在每一次的問答之中學習更廣博的知識,也在彼此的互動中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二、對話討論,引出內容焦點
當孩子的問題具有引發深層知識的價值,而我們對回應內容也胸有成竹時,我們可以以對話的方式,透過一個又一個的提問或引領觀察,讓問題內容聚焦,讓答案焦點擴大,讓孩子能在口語互動中獲得疑問的解決。這歷程會讓孩子在面對許多事務或問題時,能內化思考的邏輯順序,也在逐一釐清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或資訊。
三、表達不會,共同尋找答案
若孩子的問題具有一定難度,我們無法做有意義的回應時,可以協同孩子共同利用書籍、期刊或網站尋找問題的答案。筆者要提醒的是,初期建議以圖書館的藏書或家裡的書籍為主要搜尋工具,雖然較為費時與煩瑣,但卻能讓孩子在翻閱與討論的過程中,學會掌握找資料的方式及有效關鍵點。
四、建議自行尋找答案,大人等待結果
當孩子已具有一定搜集或查閱資料的能力時,孩子的問題可以期待孩子自己回應,我們只要給予他充分、合宜的時間,再適時瞭解問題結果如何即可。這歷程讓孩子能真正自學,透過自己具備的能力而獲得未知的知識內容;並透過孩子口述結果,學習把事物表達清楚,讓他人能因聆聽而理解,這對孩子的思緒整理及口語表達可說是非常重要的練習。
五、質疑問題,討論問題核心
孩子問問題,若不能因次數的積累、年紀的增長而增加問題的深度時,我們有必要適時質疑其問題的必要性及問的重點是否合宜。「問問題」這件事應該是建立在「思考不得其解」的背後,若孩子每每不加思索便一再隨興提問,我們便應給予提醒與引導,讓孩子學會在問問題前確認是否審慎思考過,這樣問的問題就能維持品質與深度,而孩子也會習慣思考這個動作。

問題的深度,可以讓我們判斷孩子的學習歷程、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因此,當我們期待孩子們能當個主動提問的求知者或是能問出有深度的好問題時,我們必須隨時提醒自己,無論多忙、多煩,千萬不要以敷衍的態度來回應孩子。或許這歷程必須是長期的,也是辛苦的,但為了孩子能建構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自學能力,這辛苦是必要的,而且等孩子長大之後,您們也會覺得當初的努力是有價值的。加油囉!

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生活經營中的親子教養思維

生活經營中的親子教養思維
翁明達
在上學期末的休業式典禮上,筆者對全校孩子提出「做好本分、培養習慣、避免過度」三件事,每件事皆包含二個重點,希望孩子在寒假期間能自我學習、自我要求。
做好本分:一是盡早完成寒假作業,一是每天要主動做家事。
培養習慣:一是每天閱讀,一是每天運動。
避免過度:一是按時睡覺不熬夜,一是每天控制使用3C產品的時間。
這三件事,雖都是人人耳熟能詳的事,但在執行面上,能落實者卻寥寥無幾,可是這幾件事的背後思維,卻攸關著孩子學習成長歷程中非常重要的關鍵素養,實為孩子父母不得不關注的焦點。
一、「做好本分」是讓孩子明瞭自己肩負的責任
完成假期作業,是學習者的本分,然而要盡早完成,是期待孩子能積極面對己身任務,這是積極主動的態度涵養;又或是能先行思考書寫時間的規劃,能以有效率的思量去經營一件事,這是時間管理的學習。
而家事是全家人的事,是家中成員每一個人都要參與完成的一件事。現代父母們都長期忽略孩子應承擔的責任,都由大人負責完成,又或是協請孩子幫忙,這對孩子是錯誤的觀念引導。對孩子而言,家事是每天要做的事,不是幫忙,而是身為家庭一份子應該要付出的責任。身為父母,只要規劃合宜家事由孩子負責承擔,對孩子家庭觀念的建立、責任感的形塑與家庭向心力凝聚,會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培養習慣」是讓孩子涵養一生重要的能量
閱讀與運動關係著孩子一生的學習能量、情緒管理與身心健全,除了學校教師業已積極協助孩子培養與建立外,在家庭裡,父母更應該藉由己身的陪伴、影響力與引導下,共同建立這重要的關鍵習慣。
不喜愛閱讀的孩子,是因為他無法從閱讀中獲得滿足或成就感,又或是心性無法安定地在緩慢節奏下閱讀,但閱讀的重要性是不容許孩子不喜歡而忽視。筆者建議,父母從短時間的閱讀陪伴開始(10分鐘→15分鐘→30分鐘),或許是約定,或許是強制,透過長期制約的家庭閱讀時間,在學習階段的孩子(可塑性甚強)就能逐漸養成固定閱讀的習慣。而閱讀內容物的選擇,建議以借閱(社區或學校圖書館)取代購買,以文字為主的讀物取代圖畫或圖片式的書籍(幼兒園及一年級的孩子可以以繪本為主要閱讀媒介)。豐富的閱讀量,有助於孩子的思考、創意與寫作能力,點滴耕耘會匯集成大河,是以,這是從小就必須建立的習慣。
不喜愛運動的孩子,或許是天性始然,又或許是同儕間無法獲得認同及成就感,尤其是對於競爭性、接觸性的運動項目,其不願參與的態度更是明顯。筆者建議父母可以帶領孩子以登山、健行、慢跑、騎自行車、跳繩等簡易運動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習慣輕微流汗的運動,讓孩子不與他人競爭比較,讓孩子從運動中慢慢發掘自己的可能性。
三、「避免過度」是讓孩子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
自我管理對孩子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成長學習。但在娛樂媒介吸引力十足的自由年代(如電視、線上遊戲),孩子總是抵不住其魔力,總是讓自己失了分寸,也失了健康的身心。
睡眠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扮演著相當關鍵性的角色。充足的睡眠,有助於記憶力的增強,能有效提升學習效果,對孩子的成長發育也有幫助。因此,父母必須要求孩子依規定時間上床睡覺(筆者建議,若隔天要上學約9:30上床,若隔日放假則可再延後半小時),依據專家學者研究結果,睡眼時間至少要8.5小時方才足夠,尤其是不可以熬夜。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助理教授愛默森.維克沃爾(Emerson Wickwire)指出熬夜對大腦的4大傷害:「睡眠愈少,愈容易出錯」、「睡不飽,容易變笨」、「不足的睡眠是不可能補回來的」、以及「太晚睡導致大腦缺乏緩衝時間,扼殺創意」。所以,在放假期間,父母應主動關心孩子睡眠時間,並確實要求不可以熬夜。
3C產品、線上遊戲對孩子的影響更是無遠弗屆。對許多的父母或家庭而言,這是一個網路上過日子的時代,在網路上賺錢、在網路上消費、在網路上抒發和交流情感;許多的父母也以3C當保母,或是拚命圍堵不准孩子接觸,自己卻一機隨時在手。
3C產品若能在大人的正確引導與陪伴下,也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與快樂學習。重要的是,身為父母的我們,有沒有與孩子一起制訂合宜的3C產品使用時間?有沒有透過對話培養孩子使用網路的正確價值觀?有沒有以身作則,適時放下手中的3C,和孩子產生真實的互動?若身為父母的您能先檢視自己的網路教養觀念,相信您的孩子也能藉由3C數位工具獲得更多的生活與學習能量。

最後,筆者衷心地認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應該遠大於學校教育。這是孩子一出世就接觸的生活環境,也是孩子成長歷程中最熟悉、最自在的環境,而父母更是影響孩子個性、成長、學習最多的關鍵角色。如果父母能在孩子逐漸長大成人的足跡裡,一點一滴地涵養他做人處事的本分與態度,陪伴他養成良好的閱讀與運動習慣,以及協助他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相信孩子的未來是無需您操太多心的。

2015年2月7日 星期六

教室應有的風景─「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室應有的風景─「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
翁明達
「翻轉」是時下最流行、最夯的教育名詞,舉凡教育翻轉、教學翻轉、課室翻轉、翻轉教室、翻轉教育、翻轉課堂、翻轉學習、翻轉教學、…不勝枚舉。這些「翻轉」其實都只強調一個概念─希望將教學現場過往以「教師」為主的「教」,調整成以「學生」為主的「學」,讓學習時間真正歸還給孩子,讓孩子的學習能真正發生在每一節課堂之中。
學習是否有效?理應從孩子的言行舉止中去檢視,是能力的踐履,也是素養的懿行。但大人們總習慣由分數中去判斷孩子是否學會、是否聰明,所以,學校課堂中的教學思維與策略選擇無形中也被紙筆分數給綁架了。這樣的學習景況,是緊繃的,也是讓人憂心的,於是乎,「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的口號應運而生。
近幾年來,從「多元智慧」、「均一教育平台」、「差異化教學」的教育議題中,可窺見學校教育必須因應孩子學習個殊性的重要概念,因而造就教學多樣化與多層次的學習發展。而「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學思達教學」、「問題導向教學」、「體驗學習」等的教育議題,則誘發了教學和學習必須重視孩子表達、分享、思考及參與實作的歷程,讓學習不再只流於書本上的知識傳遞,而是更深層的思辨與理解。
一堂課的風景,本就應該是孩子們學習思維的交流,是自我意見的表述,是引發問題的探究,是同儕想法的分享,也是自我價值的省思,更是歸納、分析與整合學習議題核心意義的內在知識建構與外顯能力形塑的歷程。這一堂課的主角是孩子,是孩子們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是孩子們在對他人觀點的回饋,也是孩子們在搭建學習知識與思維邏輯的鷹架;教學者扮演從旁布題及引導的角色,並適時給予意見與提醒,更隨時佐以肯定與鼓勵的關愛眼神,讓孩子勇於表達,懂得聆聽,也願意合作與分享,這是一個境界,一個真正屬於孩子學習氛圍的教育環境。

筆者深切提醒所有的教育夥伴,「學習」是孩子成長的階段歷程,是為了「學習能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學習如何持續自我學習的能力」、「學習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習與人相處、與人合作的能力」,而這些外顯能力或隱身於後的內在素養,並無法從紙筆評量的分數中去一一檢證。我們必須期許自己,從每一堂課的教學結構中開始改變,讓真正屬於孩子的學習落實在每一堂課的教學之中。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