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沒有擔起你的責任,就不要伸手要自由

沒有擔起你的責任,就不要伸手要自由
--104學年度開學日與學生勉勵
翁明達
今天有多少孩子,
既要美國式的自由,又要中國式的寵愛;
卻沒有美國孩子的主動,又失去中國傳統的孝道。
然而,這批孩子進入社會後,
既要美國式的福利,又要中國式的鐵飯碗,
卻沒有美國員工的自律,和中國傳統的忠誠。
沒有擔起你的責任,就不要伸手要自由。
這是一段近期網路瘋傳的小短文,除了玩味,也讓人深思。
這幾年,陸陸續續看到自己昔日的學生踏入社會,進入職場,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角色職分上辛苦努力著。在與學生聚會的時光裡,偶爾看到少數人的意氣風發,但大多數人都是辛酸血淚史;幸好,從中也感受到他們樂觀也願意繼續向上的決心與生命力,而這不就是人生嗎?每個人都盡其力地揮灑他的生命力,或許方向不同、方式不同、角色不同,可能也不斷挫敗,但只要有夢想、願意付出,那潛藏內心的踏實感或成就感會支撐著你繼續向前,而過程中的挫敗經驗則是未來成功的墊腳石,讓你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小成功,讓你更有力量與機會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
但是,曾幾何時,現在只要打開電視的新聞報導,翻開報紙的事件描述,就可以發現有不少的孩子的確如上述網路短文內所言,只顧著自己的權益,而忽略自己的本分;只追求自己的感覺,而忘却自己的責任。
還記得念書時的一句廣告詞「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帶動了年輕人不斷引用的表述空間,讓許多為人處事的傳統、倫理、規範都一一瓦解了,留下的只剩長者的無奈。
所以,我親愛的孩子,當你在埋怨為什麼要學習的同時、在衷怨老師管太多的同時,請先把自己現在正在扮演的學生角色扮演好,負起一名學生應該承擔的責任;只有你盡責了,你才有資格去爭取你要的自由。
學生在學習期間,是有很多事務需要關心與努力的:對學習的積極進取,對師長的尊重,對同儕的友善,對交付任務的盡責,都是身為學生身分時應該承擔的責任與態度,或許你不喜歡、不願意,但那就是你應盡的本分。只有當你做好自己的本分之後,你才有資格與能力來思考你要的自由與資源。

漫長的假期匆匆結束了,嶄新的學期又是充滿著歡樂與希望在前面等著我們去參與,希望所有的同學們,給自己一點要求,承擔一點責任,讓自己能真正用心學習,把學生應盡的角色責任充分發揮。不要忘了,當你沒有擔起你的責任的時候,你就不要伸手向旁人要自由。

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思索未來教育的五個樣貌

思索未來教育的五個樣貌
翁明達
3C產品的發達(電腦、平板、手機)、數位軟體的即時(網路社群、電玩)與24小時播不停的電視,其實已經扼殺了孩子學會耐心等待及停駐片刻深入思考的習慣,讓已經習於快速獲得反應、簡易汲取資訊的孩子,大多只能停留在事物表徵資訊的截取,又或是只有他人(沒有自己)的想法,又或是欠缺了自我學習規劃的能力。身為在孩子周遭的大人們(家長或老師),必須意識到這樣的危機,應該要確實關心如何陪伴孩子、引領孩子,才能獲得真正實用的能力與素養,
Napat Jatusripitak在泰國曼谷長大的,高中即赴美就讀,目前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生,也是settaKid.com創辦人,定期在其網站發表文章探討全球經濟情勢政策。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及給未來教育的五個備忘錄,獲得極大回響,因為他省思到有五樣能力是比成績甚至是從學校學習到的實際知識都還要重要。筆者條列於下:
1.教育孩子熱愛學習。
2.教孩子學習。
3.教孩子「知道」不代表「思考」。
4.教孩子「好好地」辯論。
5.教育孩子書寫。
綜觀上述五點,Napat Jatusripitak期待在孩子的成長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讓孩子喜歡學習這件事,也知道學會如何自己學習,懂得用腦筋進行高層次的思考,更要學習從傾聽、判斷情勢、思考下一步、訂下目標、並且以流暢的說話技巧或文字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然而,在現存的社會體系裡,我們的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只知道講求速食,對許多知識的追求,只期盼儘快由大人口中獲得答案;小時候的好奇與好問,也在大人的忽視下,沒多久就消逝了;而一些能力的學習,更是吃不了苦,挨不住挫敗,或是淺學即止,未能學習得更透徹。凡此種種的學習危機,不勝枚舉。
因此,筆者思索幾個關鍵作法,提供給陪伴孩子的所有大人們參考,讓孩子能在成長的歷程中,獲得真正有用的學習與涵養合宜的學習態度。
一、以真心歡喜的心情,看待孩子學習的熱情,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享受學習
孩子的好奇心,這是自然的成長學習;孩子願意問,也是最佳的學習切入點。但大人們太容易因為孩子反覆的問題而心生煩躁,也很輕易地因為孩子喜歡或關心的事物與大人不同,而採取忽略或嫌惡的態度。
或許,孩子很多的問號是我們不會、不清楚也不感興趣的,但請試著尊重他的問題,肯定他的提問,接納他的反覆;並適時回答某些問題,也適時表達某些問題我們不知道(若有心,陪伴孩子一齊找答案更佳),以保留孩子問問題的動力與呵護孩子學習的意願。
二、以由淺入深的提問,回應孩子簡易的問題,讓孩子由回應中獲得他要的訊息
孩子會有很多問題,舉凡生活周遭視線所及的大小問題、學習時的課業問題、人際互動的問題…等等,當他們提出問題時,大人們可依自己的能力適時地選擇部分問題來做階段性的引導,孩子的一個問題,可以拆解成很多循序漸近的小問題,一步步地讓孩子回應每個小問題,最後讓他自己回應他自己的問題。這個歷程的引領非常重要,讓孩子學習從中逐一觀察或連結每個已知的現象或知識,讓孩子學習自己拆解問題進行推理,讓孩子從小就會自行探究問題。
三、以有趣自在的對話,引發孩子思考的習慣,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自然推論
若孩子不喜歡思考,許多的學習便會變得呆板而無趣,學習到的也只是死板板的知識,無法融會貫通,無法舉一反三,更無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思考的習慣是需要長期的引領與陪伴讓他養成習慣,最實用也是最簡易的方法就是從平時的對話開始,從平時的生活細節觀察對話開始。例如:在大樓裡搭電梯,同時有2座,我們按了向上鍵,我們會搭到哪一座呢?猜猜看?你為什麼會這樣猜?或許過程中我們無法找到答案,但無形中卻釋放了許多事一定有它發展與運作脈絡的訊息讓孩子知道,也讓孩子明白生活周遭瑣碎事都是不簡單的,透過觀察、思考與推論,會發現很多的智慧結晶與生活創意。
四、以定時定量的閱讀,豐富孩子表達的內涵,讓孩子逐一累積論述的能量品質
學習除了需要正確的態度與求知的動力外,閱讀習慣的輔助更是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不論是要觀察、發現、推理或提問,必須要能連結相關訊息,才能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對話,而這訊息的來源正是平時累積的閱讀能量。亦即說,孩子要有豐富的常識或知識背景,來支撐他的觀察、提問、分析、比較與發現,這樣的對話內容才會是有層次、有內涵的。所以,閱讀習慣的養成是學習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此外,口語的表達與寫作的練習亦是不可或缺、必須重視的能力開展。所以,平時在與孩子的例行對話中,應適時地給與其表達的內容進行一些回饋,例如:「你這樣說,不夠清楚吔,我不太能理解,可否再說一次?」,又或是「可不可以先告訴我事情的原因、經過,然後你遇到的困難是什麼?」諸如此類,讓孩子學習把話表達完整。而孩子的文字表達也應該以同樣的概念進行,讓他自己念一遍,陪他共同理解文句是否通順、以及如何表述會更清楚。
五、以不著痕跡的關心,接納孩子個別的差異,讓孩子用他的學習節奏開展潛能
孩子的先天差異是必然的,都是獨立個體,所以學習面臨的狀態也必然不同。所以當我們在陪伴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必須接納孩子在過程中的種種好與不好、順與不順、懂與不懂,而這分接納是真誠而自然的。
由於每個孩子的喜好及擅長的學習方式都不同,大人們應該在平常的互動中適時觀察孩子的學習優勢,爾後在學習優勢的基礎上進行處事信心的建立、學習方法的習得、以及學習動力的維繫,讓孩子在他天生且獨特的成長序列中,穩健地邁開每一個學習的步伐。

最後,我們要陪伴孩子學習,就必須思考學習的核心意義─學習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能力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與選擇;也因為這個意義,學習就必須是終身受用的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的樣版知識。
Napat Jatusripitak所提列的五樣能力,都是舉足輕重的能力,希望透過筆者的關鍵思維與作法,讓你的孩子、讓你教的學生,都能從你的陪伴引領中,為未來的生活做最棒的學習準備。

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三大創新教學法,給孩子帶得走的能力

三大創新教學法,給孩子帶得走的能力
翁明達
本文標題係源自遠見雜誌2015八月號李雅筑、陳虹瑾之撰文,文中提及近年基層教師群為了讓孩子學到具體且扎實的能力,紛紛發動新的教學方法與思維,包含翻轉教室、MAPS、學思達、數學咖啡館、PBL教學和差異化教學等教學法興起,讓整個臺灣教學現場揚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狀態的發生,主因是這20年來由上而下的教改歷程,讓教師們感受到教育政策的紊亂與脫軌,讓家長看不到教育遠景,讓教師源不出教學動力,更讓孩子走不出現實的窠臼。加上教師地位的弱化、家長權力的抬頭、社會風氣的惡化,以及全球視野的高度拓展、公民意識的快速掘起與立足社會的優勢競爭等,讓「教育」這件事近年來常伴隨著各式風暴衍生議題,讓更多的人開始關心教育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麼?教育的實質作為應該要怎樣才是有意義的?而教育的目標最終應是如何?
循此,一場由教師主導、由下而上引領的教育革命正在全臺逐一蔓延,他們的方法雖然各不相同,但卻有共同的理想與目標:「以孩子為中心,教導帶著走的能力,而且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透過這些教師的共同激盪創意,願意具體實踐讓孩子真的從事「學習」這件事,讓教育現場終於不再只是抄黑板、啃書本、拚考試及寫評量這些事了。
其中,有三套教學法獲得最高的討論度,也最受外界囑目,分別是「翻轉教室」、「MAPS教學法」及「學思達教學法」。筆者從李雅筑和陳虹瑾的撰文中,從中摘取重要訊息,供還在摸索、思考或等待的教師參酌嘗試及運用。
壹、翻轉教室
一、源起:
1.翻轉教室的概念起源於2007年,是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的化學老師,為解決學生缺課情況,錄製教學影片給學生回家看,之後學生在課堂上寫作業,結果成績大幅改善。因此,翻轉的意思就是將課堂的「知識傳授」和學生的「回家作業」順序調換。學生在看影片的時候,能夠掌握教材內容和學習步調,在課堂上則透過實作學習,而老師的角色,也從教導者轉為引導者。
2.台大電機係副教授葉丙成是臺灣這波翻轉教室教學法的推手。2013年,他開始在機率課上實行,成效極佳,之後他全臺演講,傳遞翻轉教室的價值。葉丙成點明,翻轉教室並非僅是教學順序的改變,深層的涵義是藉由有效教學和引導,讓每位學生能保有個人化的學習空間。
二、步驟:
1.課前:先看教學片,強化學習動力
翻轉教室教學法的最大變革即是要求學生在家看教學影片。老師可自行錄製或使用均一教育平台等網站影片,通常一支影片約15-20分鐘。葉丙成建議剛開始的前兩週,老師可以在教室內播放影片,先讓學生習慣從影片中獲得知識,之後再建立班級網路社群,要求學生回報觀看影片的進度。
2.課中:透過測驗討論,補充不足
經由課前的影片教學,課堂上便能經由測驗、寫學習單或作業等方式,了解學習狀況,進行即時補救。
3.課後:建立班級社群,促進交流
翻轉教室強調作業在學校完成,不過不代表下課後學習就停止。先前已建立的班級網路社群就是絕佳的交流天地。許多學生在課後仍然欲罷不能,在學習平台上討論熱烈,教師可依情況上去回答,或是將題目拿到課堂上討論,學習的時間不再被鐘聲給侷限,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學習。
三、備註:
1.教師每週在家製作15分鐘的影片,或使用目前有的教學影片平台。
2.學生在家裡觀看教師的影片,如果家裡沒有網路,則在學校觀看。
3.教室的時間用來寫作業,互動做實驗,更深入了解學習內容。
貳、MAPS教學法
一、源起:
1.MAPS教學法由南投爽文國中國文老師王政忠設計,他認為對於低能力且低動機的學生而言,只有先學會如何學習,課堂外的自學才會發生。他耗費四年研發MAPS教學法,目標是在國文課上學會「如何學習」,結果實施成效非常良好。
2.MAPS有四大特色。Mind Mapping(心智繪圖),是指運用圖像讓學生解讀文本;Asking Question(深度提問)是以脈絡問題幫助學生釐清學習方向;Presentation(上台報告)則讓學生驗證自學程度,課堂上皆由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亦即Scaffolding Instruction(鷹架補救)的意義。
二、步驟:
1.課前:形音義「貼貼」,課本變豐富
過往國文老師耗費許多精力在注釋和形音義上,王政忠首創形音義「貼貼」,在課前三天發給學生A4紙大小的預習單,並要求學生摺貼到課文中的相對位置。不僅課前預習變得有趣,學生也無形中念了課文好幾次。翻開學生課本一看,裡面貼滿了被折成小方塊的講義,宛如一本豐富的參考書。
2.課中:小組共讀,引導提問並發表
MAPS的課程步驟嚴謹,首先經由前測,了解學生在形音測驗上的表現,再透過暖身題、基礎題的提問,協助學生理解文章,學生再將這些提問答案繪製成心智圖,最後上台發表、小組互評。
特別的是,MAPS的小組編排採異質性分質。依照閱讀理解能力和上課表現分類,組內成員有ABCD四種角色,若A答對問題,紅利點數是一倍,D則有四倍,因此,程度好的教會程度差的,才能為小組帶來更多的利益。
3.課後:後測驗收,確保學習成果
每一課上完後有後測,確保學習成果。之後的自學成業是將小組共學完成的心智圖重新寫上,加上後測題目,成為一為篇篇的「學習筆記本」。
參、學思達教學法
一、源起:
1.學思達,是自學、思考和表達三個概念,由臺北市立中山女高國文老師張輝誠打造。
2.張老師經由了解北京四中的完全開放教室、日本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觀察大陸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的評審制度,以及在課堂讓學生試著當評審後,受到多重啟發,長時間思考著如何讓學生成為教室中的主角,進而提出學思達教學法。
二、步驟:
1.課前:老師備課,設計客製化講義
在上課前,教師備課第一步就是設計客製化、以問題為主軸的講義。張輝誠為了讓學生專注於文本,他設計講義的重點就是問題導向,將資料裁切成小段,所有文本剪裁成小單元,再搭配問題,方便學生在短時間內可以掌握重點。編製講義的功力正是成功關鍵。每個問題的設計,都有一份相對應的資料,讓學生試著找答案。
此外,講義的難度要循序漸進,以利學生由易而難、由淺而深,學習的層次提高到理解、應用。
2.課中:學生很忙,不停切換學習樣貌
真實的教學現場包括五大步驟:學生自學、思考問題、討論、表達及老師補充。具體來說,學生從個人低頭研讀、與小組成員討論、上台報告、回答教師追問的問題、甚至接受其他組的質疑與挑戰,不再是被動接收訊息,而是不間斷地「運動」。
3.課後:批閱、輔導,檢核思考深度
學思達強調「所有東西都在課堂上完成」,課後常見的教室風景是學生還不想下課,主動找老師討論,探討的是不再是「為何這題要選A」,而是申論、甚至辯論那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答題。
課後透過觀看、批閱、輔導學生,皆能再次檢核思考的深度與寫作能力。

翻轉教室、MAPS教學法及學思達教學法,轉化過往以教師的教為唯一重心的教學現場。再結合教育社群、公開觀課及共同備課的教師專業成長作為,讓孩子在學習這條路上,有更多真實學習的機會。
敬愛的老師,請您細細思索這一年或這幾年來的教學脈絡,孩子在您的教學暨指導之後,真正內化且能產出的能力及思維到底有多少?筆者認為,這是教育人員必須共同來深思的。但也請記得,教學方法不必一味的模仿或一法通吃,方法的選擇、策略的搭配及教材架構的設計,必須參酌孩子現有的能力、教材的屬性、甚至教師的特質,最後再整合出一堂最佳的教學現場實務。筆者相信,只要您有心,一定是最棒的教學專家。

◎摘取文章出處:遠見雜誌2015八月號李雅筑、陳虹瑾之撰文(p.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