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成績不如預期時,您怎麼辦?
翁明達
評量是教師評估孩子學習概況常常運用的方法,尤其是紙筆測驗,更是每一個孩子最常接觸的評量方式,只是,當您看到孩子的成績不如預期時,接下來您會如何嗎?或是您該做些什麼呢?
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常常可以看到爸媽因為孩子成績的低落而有不同的態度,有的大發雷霆,責備孩子的不用功,甚至體罰孩子;有的搖頭嘆氣,不知如何是好,叮嚀孩子要用心,否則好自為之;也有抱持成績不重要,重要的是健康、安全及快樂;還有無所謂的,對孩子成績不聞不問。諸如以上,不管您是哪一種態度,重要的是,當我們看到孩子的成績與我們的設想有落差時,我們必須做一些思考,思考孩子心裡的感受,思考孩子遇到的困難,思考孩子需要的協助,思考我們可以做些什麼,讓孩子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依然能維繫對學習的熱情、動力與對自我的信心。
筆者認為有幾個角度是我們可以思考並試試看的:
一、孩子的學習成就是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爸媽的責任是陪伴和協助提供資源
孩子應該為自己的成績負責,因為這是他的學習,也是他作為學生應自我承擔的學習結果,我們不應該讓這成績變成是爸媽的責任,而這樣的認知建立或價值調整,應該在孩子剛開始進入學習系統時,我們就必須讓孩子清楚的知道他的責任。
而爸媽的責任是陪伴及協助孩子學習。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協助檢視書寫品質及錯誤,給孩子一些提醒及建議;在孩子隔天要考試的時候,營造複習準備的空間、時間及氛圍,甚至可提供一些學習單、評量卷或參考資料,讓孩子練習及複習,陪伴孩子一齊用功,孩子複習課業,大人則投入閱讀。
二、讓孩子說說對這個成績的感覺,並嘗試讓他自己說出需要什麼樣的協助
孩子的成績是孩子的責任,因此當孩子的成績不如預期時,我們應該讓孩子思考這個成績所表達的意義,也釐清每一個未答對的原因為何:是不懂題目在說什麼?不懂老師教的內容?記不住老師教的方法?又或是粗心錯了?還是不知道原因?
這引導孩子自我表述感覺的歷程中,我們可以愈來愈理解孩子的個性、學習態度和能力;而透過這更多的理解,我們就容易引導及試著讓孩子發覺他自己可能需要一些幫助或是一些自我小心的細節,讓孩子更懂得如何關照自己的學習。
爸媽可以協助孩子學習的方式很多,例如:在家陪同作業書寫或學習指導,協助搜集及提供適宜的考前或平時練習,引進合宜家教或陪讀人員或請安親班協助,又或是只要提醒孩子需再細心的點在哪裡就可以了。
三、接納孩子情緒,思考孩子的真正需求,並陪伴度過學習困境
孩子有沒有勇氣接受挫折,爸媽的態度是關鍵,若能在孩子遭遇挫折的當下,給予適當的關心與等待,孩子就會具備接受挫折的勇氣及承擔挫敗的責任。因此,我們必須能接納孩子的情緒,而接納情緒前,更必須先整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能理性、客觀的看待這個遭遇挫敗的孩子,以及思考孩子的成長及學習需求到底是什麼。
或許這情緒的調整及管理是不容易的,但是當我們自己都不願意努力時,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要積極努力呢!而且,我們不是也痛恨早期教育現場老師的高壓及體罰嗎?為什麼要讓我們自己變成像以前那樣的施暴者?我們應該是要當孩子學習的啦啦隊,瞭解他及感受他,而不是讓孩子因恐懼而不敢出聲,繼而喪失了學習的信心與動力。
四、以同理的態度看待孩子的學習及成長,感受學習的困境
現在的我們在看待孩子學習很多事的時候,總覺得這麼簡單都學不會,一定是不認真、不用心與不用腦。但筆者請大家回想自己小的時候,真的都這麼厲害、一點就通嗎?許多事一學就會、一講就明白嗎?真的,大家都忘了,小時候的我們也是學得很辛苦的,還常常被打呢!
成績已經不如預期的孩子,其在學校一定也會受到老師的教學關注或個別指導,但現在孩子要學習的內容真的很多,可學習的時數又較我們小時候少。若已經有些跟不上了,後續的學習及補救真的只會更辛苦,因為前面的還沒有完全學會,新的內容又要加進來,所以,遇到這樣的孩子,我們必須更心疼他們的學習歷程,感受他們的痛苦。
最後,筆者要說的是,這世界上有許多遠比成績更重要的事:幽默、創意、自信、分享、同理心、抗壓和調適挫折的能力……,也就是一種正向、健朗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是可以在親子關係及師生互動中讓孩子習得的。當我們看到孩子的成績不如預期時,除了我們的陪伴與孩子的努力之外,有時候轉念思考孩子的人格養成、生活能力、友善人際與開闊胸襟,也是孩子另一種的成就方向,他的未來仍會充滿著無窮的希望與成功的契機。讓我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