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假作業自主學習的省思與契機
翁明達
104學年度開始,臺北市政府定調取消制式、統一的寒暑假作業形式,改由孩子視個人興趣、能力與意願,並在老師引導下進行自主規劃作業學習內容、執行方式及呈現形式,讓這份假期作業作為孩子自主學習、自我成長的人生記錄。
此一定調,讓許多家長頓時困擾,因為大部分的孩子常常不知道要做些什麼、寫些什麼,最後就變成簡單的遊記照片堆疊、幾張的圖畫作品、線上搜尋的列印資料、或是一堆漫無目標的作業點滴匯集,讓政策的美意大打折扣,也讓自主學習的精神與意涵備受挑戰。
學習,理應是依個人特質、能力及生活環境進行適性化的安排,而這份寒暑假作業內容與形式的自主規劃,正是符應多元適性、順性揚才的原則。只是,什麼樣的主題作業會是對孩子能力的提升、視野的開闊、思考的啟發、或是學習的動力是有幫助的呢?筆者藉由這一年來寒暑假各一次觀察學校孩子自主學習的作業完成模式,提供幾點意見供家長與老師們酌參。
1.自主學習作業要以「技能提升」、「思維啟動」、「視野拓展」為核心規劃價值,以期透過這份作業的完成,能提升孩子的能力或視野。
2.自主學習作業完成方式要能儘量結合家庭作息時間的例行安排,或是家庭慣有活動的形式運作為優先考量,讓孩子在完成自主學習的歷程中,不會造成家庭的困擾與額外的過重負擔。
3.自主學習作業建議要有專人能協助資訊引領或陪伴互動,讓孩子在學習的旅程中,有合宜的人可以隨時進行自主學習內容的分享或討論,並透過學習發展適時調整孩子偏差的走向。
4.自主學習作業內容要能符應孩子的特質與興趣,強化孩子參與動力,並呈現個人特色與學習價值。
5.自主學習作業內容規劃,尚可思考平時上課時間學不到的技能或無法深入參與的活動,讓孩子在假期能豐沛生活體驗、延伸能力技術。
6.自主學習作業內容可以思考階段性的學習分配。在每年二次(寒者假各一次)的學習作業中,可以按步就般的逐次、逐年深化或拓展,讓孩子的能力是順性發展、逐一累加,讓孩子在從容、愉快、放心的歷程中,感受與喜歡「學習」的美好。
筆者始終認為「學習」是要有想法與目的的,利用寒暑假不算短的假期,讓孩子在充分自由、自在且循序漸近的學習氛圍裡,進行「能力深化」、「知識積累」、「思考創作」又或是其他的自主學習類別,這都值得肯定,但重要的關鍵是,要讓孩子「持續參與」與「用心付出」。
最後,我們也要協助引領孩子思考及學習「如何記錄」與「如何分享表達」,讓孩子有系統的呈現自主學習脈絡、過程與成效,讓學習始終是一件完整的事,而且主要是由孩子負責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