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型思維—換個說法,換種思維
翁明達
在快速瀏覽臉書的當下,一個「成長型思維」的語詞讓我停頓下來,也促使我花些時間去理解與探究。
在談「成長型思維」之前,我們應該瞭解現在的孩子(其實大人也差不多)在面對許多事物時常常會發生下列的景況:
遇到挑戰時,會選擇逃避;
遇到困境時,會輕易放棄;
遇到批評時,會歸因他人、自圓其說、充耳不聞;
若有失誤時,會覺得自己沒能力、很糟糕、自我放棄;
若他人成功時,會備感威脅、羨慕成就但不願付出;
最後的學習結果,則是容易自我設限,常常還沒到極限就覺得足夠而停頓下來。
上述這些係屬較為負面的行為態度或處事思維,是我們不樂見在孩子身上發生。我們期待他們生命有朝氣、精神有活力、學習有動力、想法有深度、待人有禮節、處事有節奏…,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孩子,是心肝寶貝,是未來希望。所以,我們親師應該要共同合作與有方向的努力,透過教育與陪伴的方式來涵養孩子具備「成長型思維」:
遇到挑戰時,願意正面迎戰、嘗試突破自己的極限;
遇到困境時,願意持之以恆的在挫折中堅持與繼續面對;
遇到批評時,願意從批評中學習靜心聆聽與自我檢視;
若有失誤時,願意將錯誤視為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必經之路,並從中汲取經驗後修正;
若他人成功時,願意肯定與讚許他人,並從其身上學習優點與思維啟發;
最後的學習結果,更是願意讓自己盡全力達到比預期極限更高的境界。
「成長型思維」是引領孩子正向思考、從事情多面向思維中選擇鼓舞自己的角度,進而更努力、更用心的突破自己的困境或極限,並負責任的把自己做到最好。筆者從網路搜尋中,找到培養成長型思維裡最經典的九個改變(https://www.spicemami.com/thread-32609-1-1.html,辣媽社區),茲提供臚列於下:
1.關於理解
換個說法:「我就是不懂。」➙「我忽略了什麼嗎?」
換種思維:「這對我來說太難了,根本沒法理解。」➙「只要把我漏掉的、忽略的找出來,肯定能搞明白。」
2.關於放棄
換個說法:「我放棄了。」➙「我得試試我學過的(別的)方法。」
換種思維:「我的能力達不到,只有放棄了。」➙「問題沒有方法多,此路不通,換個方法就好了。」
3.關於錯誤
換個說法:「我犯錯誤了。」➙「犯錯能讓我變得更好。」
換種思維:「我做錯了,我很沮喪。」➙「雖然這次錯了,但以後我就知道這麼做是錯的,又學了一招,讚啦!」
4.關於困難
換個說法:「這太難了。」➙「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搞定。」
換種思維:「這太複雜了,我不可能完成。」➙「只要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一切皆有可能。」
5.關於足夠
換個說法:「已經挺好的了。」➙「這真的是我的最好成績嗎?」
換種思維:「我做得足夠好了,已經達到我的上限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也許再努力一些,我就能再提高一點。」
6.關於聰明
換個說法:「我不可能像她一樣聰明。」➙「她是怎麼做的,我也要試試看。」
換種思維:「別人比我聰明,沒辦法了,我就是不如她。」➙「只要學習她的方法,然後認真去做,我也有辦法!」
7.關於完美
換個說法:「我不能做得更好了。」➙「我還能做得更好,我要繼續試試!」
換種思維:「我的能力只能做這麼多,這件事這樣就足夠完美了。」➙「我還要看看這件事有什麼可以完善的,只要不斷嘗試和努力,肯定還能再提高!」
8.關於否定
換個說法:「我閱讀不太好。」➙「我要訓練我的閱讀能力。」
換種思維:「我沒有閱讀的天份。」➙「呵呵,只是訓練不夠而已,不如堅持練習一段時間看看!」
9.關於能力
換個說法:「我不擅長這個。」➙「我正在提升自己。」
換種思維:「我做不了這些。」➙「我現在可能做不好,但沒關係,慢慢往這個方向努力,我就會越來越擅長啦!」
綜合上述九個改變,很明顯且具體的提醒我們要從正面且積極性的語言及思考觀點來看待自己與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成長學習。讓我們學習換個說法,也等於學習另一種思維的參照,讓正向的思維習慣影響我們自己的待人處事,也連帶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慣性,使其具備成長性思維,讓生命與學習更有活力與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