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課綱只是更貼近真實生活
翁明達
九年一貫課綱強調「基本能力」的重要性,而十二年國教課綱則以「核心素養」做為課程教學發展的主軸。課綱研修本就具有延續性,需與時俱進,而「核心素養」就似「基本能力」的升級進化版般,可說「核心素養」豐富並落實「核心能力」的內涵。
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論述中,特別說明「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核心素養的表述可彰顯學習者的主體性,關照學習者可整合運用於生活情境,強調其在生活中能夠實踐力行的特質。
然而,站在第一線教育人員的教學思考中,卻有許多的困惑茫然與面臨施行上的質疑。如何在教學裡彰顯孕育素養目標?如何讓孩子在學校課程與教學活動中,有適當情境活用他所學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如何在既定應授課教材如此繁多、混雜的狀態下,有充分時間去對話、引導、澄清、實踐與自省?如何在這麼多的知識體系與教材架構學習中,去誘發孩子的學習動能,並透過多元豐富的評量方式與歷程,去檢視、補救與確認是否符應素養標的?太多的問號,讓身在第一線的老師們,最後選擇了觀望與等待。
筆者為小學老師,在盤解十二年國教課綱內涵的細膩歷程中,發現其核心目標就是期待孩子能學以致用,能展現積極溫暖的處事態度,能具備掌握與生活在未來社會生存的各種能耐。所以,在十二年國教課綱體系下的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就必須拋開過往以教師為主體或學科知識內容導向為主的教育方式,轉而思考如何透過「老師的教」、如何運用「教科書的內容」,讓孩子在學習的歷程中,能習得「符應未來生活的知識、能力與因應態度」,讓教育能與生活相結合,讓孩子擁有彩繪生命的能量。
「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是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三大面向,教學者必須充分熟悉教材內容、釐清教學目標與多元班級經營策略,落實「素養導向」的教學,循此,不論是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或潛在課程,都應透過孩子的學習歷程讓孩子具備適應未來生活的能力與態度,這是一種務實的生活教學取向,從孩子自己的學習經驗出發,銜接其成長過程中對群體合作與生存環境的生活知能。
這一波教育改革在諸多狀況中業已欣然上路,其理念、內涵與價值性更貼近世界教育變革的潮流趨勢,相信所有人都期待這波教改能為孩子們帶來真正的幸福學習,讓孩子更愉悅、更有自信的投入在學習成長之中,也更能對未來發展有著清晰明確的自我覺察與多元選擇,進而讓自己更願意投資自己,繼而開展與實踐自己的理想與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