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原則是教養孩子的基本態度
翁明達
今早,一位四年級優秀孩子的媽媽和我聊到「堅守原則」的重要性,她直白的說:「否則以後就很難管教了。」,我也直接回應:「媽媽,您是對的!」。
「他(她)還是個孩子」,是我們最常說服自己的一句話,因為是孩子,所以我們對他(她)原本的要求與期待,其實都會因為捨不得或耐不住孩子的耍賴而選擇退一步,結果孩子的慾望得逞、過錯被忽略,最後就順勢學會這種面對事情的方法。
現在孩子生得少,所以我們給的關愛自然就會多;現存環境周邊生活誘惑多,孩子也自然的就會相對浮躁與缺乏定性。在這二種現象並存的狀態下,若我們忽略了孩子教養原則,若我們總是在妥協中去順應孩子,未來最受苦的,恐怕就是孩子自己。
孩子的物質需求、生活習慣、課業學習……等,處處窺探的到孩子許多不必要的需求或不合宜的態度,筆者相信,身為教養孩子的我們都會給孩子正確的價值引導,但因為孩子不懂、年紀還小、甚至就是一定要達到目的的態度,所以會用各種哭鬧、賴皮的方式來爭取他們的想要或逃避付出,心軟或心疼孩子的家長(尤其是老人家),很快的就會卸下原本制定的原則或防線,讓孩子如願以償,讓孩子得以逃避他(她)應該面對的挑戰或困境。這樣的歷程一次又一次,久了,大人的聲音對孩子而言就會變得沒有意義,形同充耳不聞,最後就會我行我素、無法說理了。
因此,筆者提醒所有陪伴孩子成長的大人們,在教養孩子過程中,我們心中應該存有一個主要的大原則及連結許多小彈性的架構,當孩子以耍賴、脫序、逃避…等方式來面對各種事務的狀態下,一定要堅守大原則是教養的核心底線,是不能退讓的點。但是,有時候孩子現場的狀況難免會讓我們難以處理,這時可以透過對話引領孩子思考或討論,並適時提供小彈性的因應策略,讓孩子可以在比較簡單的要求下完成該做的事,亦符應我們堅持的基本原則。筆者再次強調,在關鍵時刻,這大原則的堅持是相對重要;沒原則的讓步,只會讓孩子愈來愈難教養而已,我們必須讓孩子學習為自己、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
香港知名記者閭丘露薇曾說:「無條件的愛和堅持原則,須同時存在;否則,愛,將變成溺愛。」希望,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循循善誘中能明事理;也期待,我們的孩子在我們既溫暖又有方向的教養中,能習得影響一輩子的習慣、態度及正確的價值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