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

學業成績是培養孩子負責任的一個重要途徑

學業成績是培養孩子負責任的一個重要途徑
翁明達
學業成績該重視嗎?即使重視,又要重視什麼?相信每個人思考的角度都不竟相同,而筆者看重的點是:「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在後現代的教育思潮裡,學習成就的量化分數似乎已經被許多有教育理想與發展理念的人認為那不是重要物件,而應該看重的是學習過程中「操作經驗的累積」、「面對挫折的克服」、「團隊夥伴的溝通」與「學習熱情的誘發與涵養」,這樣的觀點無虞是正確的,也是大人在陪伴孩子學習時非常重要的教養價值。
但筆者思考的是:「分數」有其參照價值,只是其價值不是在論斷孩子是否優秀,而是讓孩子從「分數」中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學習結果、以及所付出的心力是否成正比或合宜,讓孩子學習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學習本就是一個歷程,從學習前的態度準備、學習中的用心投入、學習後的能力檢視,以及評量前的自我複習、評量後的省思調整,每個脈絡都是身為學習者應該不間斷的自我覺察與持續修正,讓我們在學習中有著完整、豐碩與扎實的收穫。
所以,「成績」重要嗎?筆者的答案是:「不是最重要的選項,卻是重要的學習態度檢視線索。」讓孩子學習用具體的量化成績來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透過大人的陪同引導,讓孩子理解自己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付出多少時間與準備工夫,是否在學習過程能隨時提醒自己不懂就要舉手提問?是否在評量前就能養成習慣進行課業複習?是否能在每一次的成績檢核下,逐一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付出的努力是否相對等?以上種種,都是讓孩子形塑一種學習習慣,也讓孩子知道在學習歷程中他所必須承擔的學習責任。

自主學習的態度、學習習慣的養成與學習成果的發酵,都是需要經年累月、一點一滴的匯集、銜接與堅持,我們應適時掌握各項現有機會或媒介來引領、陪伴孩子做有方向性的耕耘,讓孩子學習對自己的成績負責,也學習為自己的成就進行思考與努力。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給第44屆畢業生的勉勵與提醒─畢業典禮致詞稿

給第44屆畢業生的勉勵與提醒
-畢業典禮致詞稿-
翁明達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的心情應該是喜悅的,因為你們長大了,已經完成階段性的學習要邁向另一個階段;但達達校長卻是感傷的情緒大於喜悅的心情,因為你們真的要離開義方了,過往我們點滴相處的情誼,讓我不捨得你們的離去。
回首這些年來,你們是學校老師最傷腦筋的一屆,我們用了許多方法、費了許多精神、開了許多會議,就是一直在思考著:如何把你們的學習態度找回來?如何讓你們在離開義方的時候已經準備好銜接國中學習的能力?
這些年來的每一堂課,都像是和你們在角力競賽般的辛苦。因為那時候的你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充斥著個人鮮明的色彩,以及以自己為主的主觀認知;那時候的你們,常常忘了學習應該有的學習態度,也常常忘了學習是需要付出心力與時間的;那時候的你們,常常發生同儕間的爭執與爭吵,讓班上的同學情誼備受考驗。因此,老師們必須用更多的教學策略來引發你們學習的意願,老師們更是積極的調整自己的節奏與方式來與你們融洽相處,讓班上的師生情感、同學情誼能更加和樂。當然,老師們也常常私下祈禱,希望你們有一天會突然懂事,突然變得讓人放心,突然變得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幸好,老天爺有感受到義方師長的努力,讓你們在文章老師、阿忠老師、以及許許多多老師的陪伴下,真的一天比一天懂事了,真的有讓義方老師們感受到你們的成熟與你們的優勢價值。
現在,你們就要踏出義方校園繼續追求屬於自己的藍天,還記得達達校長在畢業紀念冊給大家的祝福語嗎?─「瞭解自己,才能努力自己的不足;掌握自己,才能追求璀燦的未來。」希望你們要先從瞭解自己著手,瞭解自己的能力、瞭解自己的態度、瞭解自己的擅長、也瞭解自己的不足;繼而掌握自己,讓自己能夠變得更好、更有實力、也更有方向感。
親愛的同學,再多的話,都無法精確表達我心中不捨你們的傷感,謝謝你們陪我逛夜市、陪我嬉笑、陪我打鬧、陪我打球,也唱歌給我聽、跳舞給我看。謝謝你們,我會非常想念大家的。

最後,祝福你們畢業順心愉快;也祝福今天所有在場參與這場盛會的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如何陪伴孩子學習

如何陪伴孩子學習
~Brian爸與Brian媽的孩子教養經~
Brian爸(翁明達)
孩子成長歷程的每一件事都是學習,也在學習,但孩子卻常常在這歷程中浪擲許多時間,也積累滿身傷痕。因此,身為父母的我們若能在孩子成長發展的同時多些陪伴,讓我們在陪伴中適時給孩子提供方向、補充資源、以及心靈同理的溫暖,則孩子定能有效的建構知識系統、形塑有用能力與涵養對生命的熱情與活力。
Brian是家中獨子,從小就一個人玩,下棋、打牌、大富翁、扮家家酒、甚至打球,他都一個人扮演多人角色進行互動模擬,外人看似他自得其樂,也很厲害,但事實上他是孤單且無助的,也讓他的心靈世界產生微妙變化,讓人際互動變成恐懼,讓後續的學習變成是要求而不有趣。循此,我們開始注意到親子陪伴與親子共學的重要性,透過積極、不著痕跡的方式參與孩子的成長與學習世界。
Brian爸媽首先充分運用「親子對話」,讓對話充分呈現在親子生活之中。在對話中,與孩子閒話家常,談天說地,舉凡學校老師與同學的事、社會發生的事、周邊生活的事,都可以連結親子的情感,也能讓孩子在對話中瞭解多元知識,澄清迷失價值,並建立有意義的想法,讓孩子漸漸的開發屬於他的潛能,展現屬於他的價值。
其次是「陪伴學習」。現在的Brian爸媽很習慣在孩子做事、看書或玩樂的時候主動貼近他的世界,營造一起做事、一起看書、一起遊戲的氛圍。對孩子而言,有人陪伴是一件安心且溫暖的事;透過共同參與,孩子的學習與做事動力會更強烈,也更持久,而孩子對這世界的人事物也會有更多的熱情與關注。
接著是「持續堅持」。任何習慣的建立或態度的養成,都需要一次又一次的長期經歷或磨練,所以,Brian爸媽持續透過親子長期共學的習慣,讓孩子在小時候就養成閱讀、好奇、思考的習慣,也學習如何學習的方法與策略,讓學習成為是一件再平常、也再容易不過的事。
最後要「同理孩子」。大人習慣用自己的觀點來思考孩子的處境與感覺,但實質上孩子的想法卻常常跟大人不一樣。Brian爸媽始終提醒自己要記得讓孩子隨時表達他心裡的感受和想法,讓孩子擁有表達意見的空間與抒發情緒的管道;再由孩子的感受與觀點中,全盤的接納與點滴的引導,讓孩子從接納中開展健全的心理情緒,讓孩子從引導中懂得未來如何因應與思考外在的世界。

每一個孩子都存在著他的個殊性,身為家長的我們必須懂得適時調整方法、角度與觀點,讓孩子在我們的陪伴中獲得最好的成長能量,讓孩子在生長學習的過程中擁有最愉悅的身心。Brian爸媽以自身教養經歷提供經驗分享,也再次驗證「陪伴孩子學習與成長」是一件有意義且值得我們付出的事。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