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評量」是檢視孩子的學習成果?還是檢視教師的教學成效?

「評量」是檢視孩子的學習成果?還是檢視教師的教學成效?

翁明達
11月初,各校都剛進行完期中定期紙筆評量,評量結果當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考得好的孩子擁有飽足的成就感與榮譽感,考不好的孩子則可能挨了幾頓罵,也讓學習變成是自己更痛苦或厭惡的事。這些是教學現場長期以來一直慣有的現象與節奏。
孩子考試考不好、作文不會寫、造句沒內涵、上課不專心、打掃不確實……等等狀況,我們總是責難孩子不努力、不用功與偷懶,甚至說孩子笨。可是,有人思考過:
1.為什麼孩子考試會考不好?難道不會是老師專業不足,教學的內容讓孩子無法理解造成的嗎?
2.為什麼孩子作文不會寫、造句沒內涵、內容沒深度?難道不會是老師只是一味叫孩子自己寫,而沒有教怎麼寫?或是老師指導的內容與孩子的生活與能力脫節,讓孩子無法吸收?
3.為什麼孩子上課不專心?難道不會是老師上課內容太無趣,造成孩子覺得索然無味而分心或興風作浪嗎?
4.為什麼孩子打掃不確實?難道不會是老師沒有教使用打掃工具的正確用法?或是沒有指導清理的技巧、順序及標準嗎?
總結上述的種種學習現象,可說是不勝枚舉,而且樣樣都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及教師的視野來衡量這一件事,其產生的意義及教育價值的思考是差距很大的。
綜上所述,好像筆者把所有問題的狀況及責任都歸屬在老師身上,其實這並非筆者的本意,筆者只是想引發大人們務實的、真心的探究「評量」的真實意義與價值─究竟「評量」應該是檢視孩子的學習成果?還是作為檢視教師教學成效的參考依據?
傳統將評量概分為「形成性評量」及「總結性評量」二大類(另有診斷性評量與安置性評量)。其定義簡言如下:
「形成性評量」是在教學活動進行中,對教師的教學安排以及對學生的學習表現所進行的評量,其用意是在提供教師教學與學生進步情形的回饋資料,指出教學安排上的缺失,或是學生學習的問題,以便實施學生的補救教學,或是改變教師的教學計畫。通常是在教學進行的過程中進行評量。
「總結性評量」則是在一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對學生學習成就結果所進行的評量,以決定其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與教學目標訂定的適切性。通常是在某一教學單元、課程結束後的評量,或是學期中、學期末的定期評量(俗稱月考),教師就學生的學習成就進行評量,衡量其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與適當性。評量內容或是項目多是依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的相對重要性而選定評量項目,使其有適當的比例分配,主要在評估本教學單元所列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以及檢討所用的教學方法是否適當有效,並且評定學生的學習成果。
依據上述評量定義,我們應該確實導正我們對孩子考試成績分數的觀點,而非一直停留在檢討孩子的用功與聰明與否。評量應該是作為教師教學是否有效的策略調整與補救參考,是教師必須積極重視的教學參考學習分數。我們相信,教育人員具有足夠的專業將評量的意義回歸教學面討探;我們也知道,孩子的學習是長期累積與階段發展的,絕非一次的成績表現就決定未來的成就。
當然,在評量之前之後,家長們也應該理解在這段評量歷程中孩子的學習與準備態度,因為這是孩子學習自我負責的檢視,也是孩子學習成效的自我檢核。我們應該用正向積極的態度來看待這一個準備歷程,也從中陪伴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學習與負責能力。

親愛的家長、敬愛的老師,評量的真實意義,您們理解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