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孩子犯錯,也是另一種學習契機

孩子犯錯,也是另一種學習契機
翁明達
犯錯,是可以預防的,但卻是不可避免的。
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大大小小的錯總是接替發生,但如何在犯錯的同時,掌握教育良機,給予一些想法及引導正向價值觀的建立,卻是老師,也是父母應該細心關照與學習的。
近期在網路上流傳著《孩子犯錯,不用批評,只需講八句話,其餘都是廢話》的一篇文章,表示透過八個問題的引導,讓孩子在犯錯及面對的歷程中,培養孩子負責及解決事情的能力。這八個問題依序是: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
第三個問題是:「你想要怎樣?」
第四個問題是:「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第五個問題是:「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第六個問題是:「你決定怎麼做?」
第七個問題是:「你希望我做什麼?」
第八個問題是:「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
綜觀上述這八個問題,其內涵無非是讓孩子自己回答自己的狀態、自己省思自己的作為、以及自己調整自己未來的因應作法,但筆者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納悶,因為這些其實我們都懂,也都曾經運用過,但為何普遍感受不到些微的成效,更遑論使其在這些犯錯之後能具有負責及解決問題的態度與能力。
事實上,教育的作為及成效非一蹴而及的,必須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引導、省思,才能實踐而內化。皮亞傑(J. Piaget)將兒童的道德判斷發展劃分為三個時期:無律、他律和自律,說明孩子的教育作為應結合其生心理的發展階段,才能事半功倍。循此,這八個問題是從孩子的認知、感覺出發,讓孩子的行為改變是其自己認同可以達成的,而非大人外加的結果,尤其當外加的行為改變作法、想法超出孩子的能力與天性的時候,那這犯錯後的指導作為會顯得缺乏專業素養,對孩子的學習也會變得缺乏價值與意義,因為,孩子是無感的。
「學習」必須是在孩子認知或能力基礎上進行,才能發揮意義與有感。因此,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必須讓孩子心裡有感覺,再藉由對話的接納態度,讓孩子在大人的陪伴、引導下,逐一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這歷程不會只是一次,而應該是一次又一次,就如同學習騎腳踏車或游泳般,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個階段又一個階段的逐級成長。
我們大人們很習慣期待「速成」,殊不知在我們小時候也是如此,很多事很難一次學會,只是我們都遺忘了。更何況,現在的社會風氣、媒體素養、及物質環境讓孩子必須面對更多的情緒與自我控制力的挑戰。
真的,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必須珍惜這個學習契機,也應更有耐心的回應與等待,透過孩子身邊的老師及父母,讓孩子在溫暖的成長學習環境中,建立願意面對錯誤的勇氣,也逐漸形構其正向、合宜的待人處事態度與方法。這樣,這個「錯」才會發揮其附加效益,也讓孩子有再次學習的機會。
讓我們共勉之吧!

【備註】:1.無律期(0-3歲):此階段的幼兒常以自我為中心,不知是非善惡,常為所欲為(如:想哭就哭),必須藉著與他人和環境互動,才能發展出顧及他人及環境的行為。
2.他律期(4-8歲):此階段的幼兒道德觀尚未發展完成,常以權威者的決定作為是非準繩,需要他人約束,才能表現出合宜的行為。
3.自律期 8歲以上):開始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能擴大考量他人的需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