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當孩子「問問題」的時候,您做了什麼?

當孩子「問問題」的時候,您做了什麼?
翁明達
不知您們有沒有發現,小時候喜歡問東問西的孩子們,長大後好像都變得不太喜歡問問題了,這是為什麼呢?您們有想過嗎?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問問題是很自然就會發生的事,不懂就問,想問就問,就像喝水般的容易與隨性。但是,不管是家裡的爸媽或是學校的老師,卻很容易因為孩子一再的發問而感到厭煩,尤其是當該問題是一再重覆的內容或是與對話焦點並無相關時,更是讓人感到煩躁不想回應,甚至因為忙碌中而惡言相向。然而,就在這個一問一答、一問不答或一問生氣的歷程中,孩子的學習習性就這樣慢慢地受大人情緒上回應的影響而定性了。
「問問題」這件事看似簡單,其實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當孩子愈來愈成熟的時候,內心對提問這件事的畏懼感也愈加沈重。這「問」的起始動力是需要勇氣的,必須不怕被人笑,不怕問錯了,不怕被看透;而這「問題」更需要經過大腦的思考,以及些許背景知識的支撐,才能產生。所以,當孩子們願意問問題的時候,即便是在2~3歲問題如雪片般飛來的年紀,只要孩子願意問,都是可貴的行為。
筆者擔憂的是,在面對孩子的問問題時,若周遭大人們總是不耐煩的應對,甚至叫孩子不要吵、不要問,這無形中已經在抹殺孩子的求知慾望與學習動力;當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您覺得孩子會對學習這件事感興趣嗎?會具有好奇心與求知慾嗎?會願意繼續問問題嗎?會有機會對事情做更深入的思考與探究嗎?真的,在這樣景況長大的孩子,其實已經不願意也不敢再問問題了,除非孩子未來能遇到一個願意陪伴他分享問題、引導他思考的同儕或指導者。
所以,身為陪伴孩子成長的大人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掌握好回應孩子問題的方式,才能讓孩子在學習這條路上完備多元的視野、自學的能力與求知的習慣。
筆者建議,當孩子問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依序嘗試以下的作為:
一、直接回應,說明事物緣由
當孩子年紀較小的時候,所問的問題通常是簡單、表面又單純,身為大人的我們可以直接回應答案,讓孩子在每一次的問答之中學習更廣博的知識,也在彼此的互動中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二、對話討論,引出內容焦點
當孩子的問題具有引發深層知識的價值,而我們對回應內容也胸有成竹時,我們可以以對話的方式,透過一個又一個的提問或引領觀察,讓問題內容聚焦,讓答案焦點擴大,讓孩子能在口語互動中獲得疑問的解決。這歷程會讓孩子在面對許多事務或問題時,能內化思考的邏輯順序,也在逐一釐清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或資訊。
三、表達不會,共同尋找答案
若孩子的問題具有一定難度,我們無法做有意義的回應時,可以協同孩子共同利用書籍、期刊或網站尋找問題的答案。筆者要提醒的是,初期建議以圖書館的藏書或家裡的書籍為主要搜尋工具,雖然較為費時與煩瑣,但卻能讓孩子在翻閱與討論的過程中,學會掌握找資料的方式及有效關鍵點。
四、建議自行尋找答案,大人等待結果
當孩子已具有一定搜集或查閱資料的能力時,孩子的問題可以期待孩子自己回應,我們只要給予他充分、合宜的時間,再適時瞭解問題結果如何即可。這歷程讓孩子能真正自學,透過自己具備的能力而獲得未知的知識內容;並透過孩子口述結果,學習把事物表達清楚,讓他人能因聆聽而理解,這對孩子的思緒整理及口語表達可說是非常重要的練習。
五、質疑問題,討論問題核心
孩子問問題,若不能因次數的積累、年紀的增長而增加問題的深度時,我們有必要適時質疑其問題的必要性及問的重點是否合宜。「問問題」這件事應該是建立在「思考不得其解」的背後,若孩子每每不加思索便一再隨興提問,我們便應給予提醒與引導,讓孩子學會在問問題前確認是否審慎思考過,這樣問的問題就能維持品質與深度,而孩子也會習慣思考這個動作。

問題的深度,可以讓我們判斷孩子的學習歷程、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因此,當我們期待孩子們能當個主動提問的求知者或是能問出有深度的好問題時,我們必須隨時提醒自己,無論多忙、多煩,千萬不要以敷衍的態度來回應孩子。或許這歷程必須是長期的,也是辛苦的,但為了孩子能建構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自學能力,這辛苦是必要的,而且等孩子長大之後,您們也會覺得當初的努力是有價值的。加油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